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江苏/教育 > 正文
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代表团访问江苏

为进一步增进中马传统友谊,促进两国青年相知相近,9月18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举办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代表团交流座谈会。“汉语桥”青年师生文化交流营由教育部语合中心资助、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承办,此次座谈会作为交流营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中马教育人文交流的又一重要实践,为两国友好交流续写了新篇章。

上午11时,交流座谈会在江苏省教育厅会议室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院长殷忠勇、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创办人马丁・阿佐帕迪、圣玛格丽特中学师生代表,以及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施蕴玉、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刘炼群等出席活动。活动由施蕴玉处长主持。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中国角”在增进马耳他青少年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马友好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表示,圣玛格丽特中学师生代表的发言,既展示了大家在参加活动中结下的珍贵友谊,更充分表达了对中国文化、中国语言的热爱。通过此次交流营活动,“中国角”一定能越办越好。

杨树兵在交流中强调,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的笔墨里,也体现在“东方湿地之都”——盐城的绿色生态文明里。“汉语桥”青年师生文化交流营的举办,有机会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立体的中国。郑和是友谊的使者和象征,希望大家做中马友谊的传承者,延续“郑和学院”“中国角”播下的友好种子,成为连接两国青少年的坚实纽带。江苏是高教强省,全国147所高水平大学,16所在江苏,欢迎更多的马耳他学生做留学江苏的新成员,在这里提升自我,成为中外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院长殷忠勇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研学活动的特色与亮点。他表示,此次研学活动巧妙融合了北京、南京、盐城三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学校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新构建了“中医药+”融合研学模式,精心打造了“文化轴线・生态脉络・中医精髓”三位一体研学体系,以及“一段历史・一方水土・一味中药”三维联动教学矩阵。他希望大家从中医经方中感知生命的脉动,在饮食文化里品味东方哲学,于传统建筑中领略和谐之美,用脚步丈量中华文明的广袤,以心灵体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创办人马丁・阿佐帕迪表示,自2010年创办“中国角”以来,一直致力于向马耳他青少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角”已成为中马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他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师生们能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成为中马友谊的传承者,让两国友好情谊代代相传。

座谈会期间,杨树兵副厅长与殷忠勇院长共同为马耳他师生代表赠送了中国文化相关书籍和礼品。这些书籍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象征着中马友谊的薪火相传,也寓意着双方希望马耳他师生能通过阅读,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下这一充满意义的难忘时刻。

此次交流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中马两国在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注入了新活力。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马友谊将不断深化,两国青年的交流与合作也将更加紧密,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责编:李艳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