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智库观察 > 正文
多措并举创设情境化英语教学体系

在跨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的当下,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而应肩负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且拥有良好语言交际能力人才的使命。但传统教学模式下,语言课堂侧重词汇、语法、句式的教学,将语言与文化分离,影响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为此,高校应积极创设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英语场景中掌握语言技能,以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重构教学内容,丰富情境化教学体系

课程内容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载体,教师应突破教材限制,以文化为核心整合相关资料,丰富英语教学情境,将英语作为跨文化探索的桥梁,助力教学质量的突破。构建多维课程体系。增设“英语演讲”“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会议英语”“求职英语”等拓展课或公共选修课,将英语学习与文化、学术、工作等应用场景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语言表达习惯及差异。以交际礼仪为例,可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直观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差异。将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基于学生职业发展设计能够体现专业发展方向的真实、具体的文化情境,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角色,提前积累宝贵的“准职场”经验,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力。以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为例,通过创设技术规格洽谈、合同签订、物流与单据处理等具体场景,为学生提供外语实践机会,以提升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加开放性教学内容。可从学生兴趣入手,增加新闻时事、网络热门话题、影视作品、名人演讲等内容,通过引入真实语料、趣味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突出强调互动性及实践性,在文化情境中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对于文化交流类的英语教学内容,可基于具体情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对话中培养英语交流技能。如商务合作类型活动中,可将广交会展厅设定为交流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符合角色定位的语言完成商务交流。为强化语言应用能力,可围绕生活化场景设定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锻炼英语综合能力。如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中美大学生社团参与度对比”展开讨论,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完成任务,最后以全英文报告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定期组织英语演讲竞赛、英语辩论比赛、英语歌曲大赛等活动,培育校园英语文化氛围,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组织留学生、外教参与英语短剧排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关注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外交部双语例行记者会等公众号;与外企合作,通过顶岗实习方式进行实战演练,为学生语言应用提供平台。

引入现代技术,构建沉浸式教学体验

大学英语教学对文化情境、语言环境的依赖性较强,高校应借助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仿真实训场景,推进学生与虚拟人物的交流,为英语教学提供多样化情境。完善虚拟仿真实训场地软硬件配套。配备专门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并同步完善校内网络设备,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提供场所;根据高校实际情况配备全景相机,用于教学场景的实景拍摄,营造沉浸式文化情境。开发交互式学习素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虚拟教学内容开发,或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交互式教材,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扫描获取虚拟图像、相关素材及英文资料,随时随地进行情景化学习。设计多种情境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可根据公告栏提示了解学习任务,并通过手机或电脑端进入虚拟仿真场景,不仅能根据人物设定完成观摩学习,还可自主控制学习进度,或选择具体内容反复观看,最终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引导式学习模式中,教师提前录制相关讲解视频,并利用技术手段将其嵌入虚拟场景,学生可跟随虚拟教师指引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良好的观感体验;角色替换教学模式下,学生可控制虚拟场景中的音轨,关闭某一角色音频,以对话形式进行英语练习,提高参与度。

更新教学理念,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

教师是文化情境教学的关键主体,其文化素养及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高校应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大力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技术娴熟、理念先进的英语教师团队。突破认知壁垒。邀请校内优秀教师开设示范课,或邀请校外专家、名师进行示范教学,直观展示文化教学场景构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深入剖析情境教学理念的意图及改革意义,在反思中提高价值认知。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并分享学习所得,开阔教师视野。搭建集中研讨平台。邀请教育专家开展主题讲座,从理论层面阐释跨文化交流、教学情境构建等内容的科学性,以提高教师对文化情境教学的认知水平。鼓励大学英语教师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每周或每月固定时间段集中开展教研活动,并集中探讨情境教学中的经验及疑惑,在同伴支持下促使教学理念内化为行动。优化教学激励机制。为激发教师参与积极性,可将文化情境教学成效与绩效挂钩,为优秀教师提供专项奖励;将英语文化情境教学成果、课程资源开发成果等作为绩效评定的重要指标,拓宽教学型教师晋升渠道;设立“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给予优秀教师相应的精神奖励。

章 刚(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本文系2024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2024WYJG043〉研究性成果)

责编:王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