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财经 > 正文
金融教育宣传周聚焦“适当性”原则 大都会人寿发布消费提醒守护消费者权益

步入9月,2025年金融宣传周如期启动。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都会人寿”)积极响应监管号召,通过各种活动和方式,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据悉,“适当性”原则成为本次宣传周的重点之一,旨在引导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此,大都会人寿发出消费提醒,呼吁广大金融消费者关注“适当性”原则,通过正规渠道选择适配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筑牢权益守护防线。

适当性管理是金融服务的重要准则,具体指金融机构需依据产品的基本属性、风险特征,结合客户的金融需求、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开展产品识别、风险提示、供需匹配、销售交易等全流程活动。对保险公司而言,严格遵循“适当性”原则、履行相关义务,是将合适的产品通过合适渠道售予适合客户的关键,更是维护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的基石。

26岁的上班族孙先生(化名),便因“适当性”原则的落实差异,有过一段特别的投保经历。工作刚满两年、常需出差的他,计划为自己配置寿险与意外险。经朋友介绍接触A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小张后,对方却未结合其实际需求,一味推介公司热销的养老保险与百万医疗保险,还夸大宣传——承诺养老保险“高收益、未来能领高额养老金”,宣称百万医疗险“保障全面,生病住院就能赔付”。最终,孙先生拒绝了该推荐,转而在B保险公司投保了契合自身现阶段需求的产品。

在这个案例中,A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明显违背“适当性”原则:其一,未提供适配产品,无视孙先生的年龄、职业、财务阶段与核心保障需求;其二,销售方式不规范,未详细说明产品细则与风险,反而用夸大、误导性表述吸引客户;其三,选错销售对象,养老保险与高额医疗险更适配缴费能力强、有相应长期保障需求的群体。

现实中,这些保险销售领域的不规范行为要留意。一类是夸大保障范围,比如重疾险宣称“只要生病就能赔”,却隐瞒具体疾病种类、赔付条件;医疗险称“100%报销”,不提免赔额与理赔范围限制;投资型保险则混淆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夸大收益与保障。另一类是隐瞒免责条款,销售意外险时只说“意外全赔”,规避“高风险运动、酒驾”等免责内容;投保健康险时,不询问被保险人健康状况,也不提示未如实告知可能导致的拒赔风险。此外,以“产品即将停售”搞饥饿营销,或承诺“保本保收益”“随时退保本金无损”、隐瞒中途退保损失等虚假承诺,也屡有发生。

对此,大都会人寿提醒消费者,一是警惕虚假宣传套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规范渠道购买产品,杜绝隐瞒风险、模糊责任等问题;二是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不被“更高收益”等噱头诱惑,避免购买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防范营销中的混淆责任、夸大保障等陷阱;三是深入了解“适当性”原则,结合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科学理性选择金融服务。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