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专访|期待东盟与中国实现共赢发展——访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学者乌马特维

新华社吉隆坡9月18日电 专访|期待东盟与中国实现共赢发展——访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学者乌马特维

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

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商业与管理学院管理学系主任兼金融经济课程主任乌马特维·穆尼克里希南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致力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期待东盟与中国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等经贸平台持续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17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聚焦数智赋能、创新发展。不久前,聚焦“数智领航,服贸焕新”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接连举办不同领域、各具特色的展会,形成相互呼应的“展会矩阵”,令乌马特维印象深刻。

在她看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开放、务实和创新的特点。一方面,中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服务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另一方面,中国打造东博会、服贸会、进博会等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在吸引全球企业参展的同时,还把这些交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此外,中国与区域伙伴携手,在数字服务、绿色产业和物流等领域推进规则对接,共同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已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增长背后,是双方不断增强的政治互信和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彰显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韧性与活力。

乌马特维表示,长期以来东盟地区常被视为原材料或低成本商品的供应者。如果能充分利用东博会、服贸会等平台,东盟有望加速成为全球数字服务、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医疗健康、物流和文化等产业链的枢纽。

展望未来,乌马特维期待东盟政策制定者能够借助东博会等经贸合作契机,进一步推动改革,让东盟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顺畅。(完)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