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江苏/教育 > 正文
语暖疆来 无锡科院学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一句普通话,一颗团结心,一条振兴路。”

7月3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公布了《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名单》。经过严格遴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语暖疆来”推普社会实践团从全国众多申报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协同团队”。

这支团队以“线上+线下”并行创新模式,在乌鲁木齐市宣仁墩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活动。他们用普通话搭建民族团结之桥,以青春智慧赋能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精准调研,多方联动,把准乡村语言需求脉搏

实践团队前期与宣仁墩村社区干部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社区座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摸排村民国家通用语言使用现状,形成调研报告,精准识别出儿童、中青年商户、老年人等不同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儿童家庭语言环境薄弱,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商户群体急需实用商业用语,但现有培训与实际经营脱节;老年人因文化程度有限、缺少学习渠道,存在“不敢说、不会说”的难题。

基于扎实的调研数据,团队制定了“一类一策”精准推普方案,分发推普标语宣传扇,开发《阻碍清单解决办法》《推普实用微语料库》,为推普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创新,温情推广,打通语言服务“最后一公里”

团队坚持以文化人、以用促学、以情暖心,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富有温度的推普活动:面向儿童,推出“童声同语”推普课堂,通过歌曲学拼音、游戏练表达、“推普小使者”选拔等趣味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亲子共学”机制,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延伸效应。针对中青年商户,量身定制“营商普通话”小课程,利用客流间隙开展“10分钟微课堂”,在集市设立“推普流动站”,进行情景模拟实训,切实提升语言应用能力,让普通话成为增收致富的“新工具”。对于老年人群体,开展“银龄助学”计划,采用“一对一入户辅导”、“祖孙共学”等贴心方式,聚焦医疗、购物等高频场景教学短句,减轻心理负担,让老年人学得会、用得上,感受语言带来的实际便利。

除此之外,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商学院专业优势,创建推普实践团抖音账号,推出“每日一句”栏目普通话双语(维语普通话)教学短视频,将专业所学创造性转化为推普资源,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深度融合。

语促相通,文以化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次推普实践不仅为宣仁墩村留下了可持续使用的语言资源,更通过组织“用普通话讲民族故事”微视频录制等活动,推动语言学习与民族文化传承有机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团结的纽带,更是发展的引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学子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真情推广普通话,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更深化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认同,为宣仁墩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语言能量。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支年轻的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以语言为媒,以文化为根,让普通话之花开遍乡村角落,为推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青春力量!(闫天笑)

责编:韩震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