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在青藏高原腹地烟花表演?看看野外科考人员怎么说

交汇点讯 9月19日,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在青藏高原腹地举办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据介绍,表演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江孜县热龙乡境内的查琼岗日山脊,烟花燃放从海拔约4600米处开始,沿山脊向上延伸至5050米山顶。

图片源于网络

在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进行烟花表演,引发网友质疑。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评论,“在那里,一棵草要活下来都不容易”“动物们并不喜欢人类的这类行为”“高原的存在,从来不需要人类以这样的方式去证明其雄伟与磅礴,它的庄严是自足的,它的生命体系是敏感而古老的”……

对此,记者采访了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彬彬。此前,她和合作者在国内发起了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防鸟撞行动网络,并前往全球多地进行自然科考。

李彬彬告诉记者,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区,环境条件极端,生长季短,土壤层薄。作为全球气候驱动与调节重要的区域,非常容易因为环境干扰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导致不可逆的影响,从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比如植被退化会导致高原草甸沙化,甚至转变成荒漠。

“大众的反应其实代表了公众对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生态的影响不再是口头评估或形式上走程序,而是真正要把它当作企业和个人行为上的规范和真正意识上的变化。”在李彬彬看来。

她表示,自己同样并不赞成这样的艺术创作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真正好的活动和艺术是需要尊重当地的状态与文化,需要静下来去聆听、去观察、去融入,再去创作,而并不是去破坏。”

其实,相比较更多的普通人,自然科考人员常常会前往大多数人不曾踏足的“无人区”。那么,他们户外考察时如何尽可能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的影响呢?

李彬彬笑着告诉记者,记得一次她在青藏高原羌塘无人区进行野外哺乳动物调查时拉肚子,最后还顺手带走了厕纸,“实在不忍心破坏那一片不曾被人类干扰的雪地”。

这其实只是科考队员在野外科考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对李彬彬们来说,“不留下任何垃圾、不在营地做破坏性建设、不破坏地表植被,减少噪声小声说话,尽最大可能减少人类对当地的影响”已经成为共识。

李彬彬认为,把“城市场景”硬塞进荒野、在宁静里强行“凿”出人类痕迹,本质就是把“荒野的价值”搞反了。自然从来不是人类创作的陪衬,人类的不强行介入才是对自然最大的尊重。“自然不需要这样的锦上添花,更不需要这种带着优越感的打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责编:李睿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