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走进美丽新疆|南疆有哪些迷人风情?这几张“文旅名片”等您打开

“走进美丽新疆”全国省级媒体采风活动,近日分南北双线进行。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参加了南线采访,在南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见识到南疆迷人的风情。

阿图什天门

位于克州阿图什市的天门,属于天山南脉,位于海拔3000米处。天门高约500米、宽约100米,雄奇险峻壮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天门是罕见的高海拔穿山溶洞,形成天门的核心机理是“构造裂缝+风雨侵蚀”。天门高悬,仿佛通往苍穹的巍峨门户。周边山体千沟万壑,岩壁遍布蜂窝状岩穴,呈现“碎屑岩地貌”。

2020年以来,4.1亿元资金的注入,使天门景区完善了配套设施,尤其是建成观光索道,将1.5小时的登山行程缩短至10分钟,便于更多游客一睹天门风采。

喀什古城

喀什古城景区面积1.57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4万多人。2009年至2015年,喀什实施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既解决了古城建筑抗震安全问题,又完整保护了古城生土建筑风貌,还完善了古城配套和旅游基础设施。2015年,喀什古城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既有千年古街、百年老茶馆,也有咖啡馆、民宿、旅拍店等新业态,兼具历史韵味、民族风情与时尚气息。每日开城仪式、驼队巡游等表演吸引众多游客,美食街区令人流连忘返。

喀什古城景区今年前7个月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同比增长60.72%,进入8月单日游客量最高达14万人次。

“土陶村”

“土陶村”即英吉沙县芒辛镇恰克日库依村。这里有着近千年的土陶烧制历史,“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村里建成AA级景区,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的发展路径,形成土陶制作、展示、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的土陶工作室里,游客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村里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翻倍、达34.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6万元。

“小刀村”

“小刀村”即英吉沙县芒辛镇喀拉巴什兰干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的传承地。英吉沙小刀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以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而闻名。

村里现有95家小刀店铺,做刀工匠达412人。英吉沙小刀不仅吸引大量游客入村参观选购,也通过短视频平台等网络渠道,销往四面八方。2024年,英吉沙县的小刀销售额达8000万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文 曹阳/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