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田径场上,你总能看到一个温暖而忙碌的身影——她时而在跑道边专注地指导学生起跑,时而组织接力训练,时而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畅谈体育与人生。她就是体育与健康学院专业教师颜敏,一位始终用专业指引方向、用温暖陪伴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从教多年,颜敏始终相信“体育可以点亮人生”。作为副教授、国家田径一级裁判员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她不仅传授技能,更注重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帮助学生在运动中建立自信、学会坚持,成为更好的自己。
课堂之上:体育是“育体”,更是“育人”
“体育不只是比谁跑得快、跳得高,它更是在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品格。”这是颜敏经常对学生说的话。
在她看来,体能基础、技能应用、战术认知是体育的“筋骨”,习惯养成、健康管理是体育的“血肉”,而规则意识、意志品质、人格修养则是体育的“灵魂”。所以,颜敏会把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融入自己的每一堂课。
颜敏善于用故事打动学生:课前5分钟,她讲苏炳添的自律、残奥运动员的坚持、校园赛事中的团队协作……这些真实的故事,悄悄在学生心中种下拼搏、尊重与合作的种子。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颜敏始终秉持“课前下足功夫,课上才有真效果”的理念,坚持认真充分地备课。她不仅深入把握教学内容,更主动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灵活利用现有场地与器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每一节体育课都充满趣味与活力。
“教、学、练、评,每一个环节都要闭环,体育教学才能真正落地见效。”在每个关键知识点讲解之后,颜敏会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同学们通过小组协作、任务实操和互相指导,不断暴露理解中的盲区和误区,她也借此及时引导、精准纠正。就这样,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被一次次串联起来,逐渐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有机而完整的体系。
此外,颜敏还会结合学生实际,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带进课堂。比如,用科学数据解读“网红减肥法”,带学生分析体育创业案例,引入前沿训练方法……“我想让学生知道,体育是一门科学,值得深度探索。”
面对体质偏弱、信心不足的学生,颜敏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我会在课后为他们‘开小灶’,像朋友一样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困惑。同时,针对他们的情况和体质,开展针对性地训练。”她说,“体育不该只属于‘天赋者’,每个人都该有机会体验进步和自信。”
赛场之上:奖牌背后,是成长的故事
课堂之外,颜敏带领学生驰骋各类赛场,屡获佳绩。2023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2项冠军、四川省残运会6项冠军、2024年省大学生田径比赛体育专业组团体第三名、2025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跳远冠军……
指导学生获奖累累,但她更珍视的,是奖牌背后的成长。
令颜敏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的省大学生田径比赛。男子4×100米接力原本是冲金项目,却因队员受伤和抢跑犯规遗憾失格。孩子们抱头痛哭,颜敏强忍难过,迅速组织会议帮大家调整心态。“那一晚,我们没有讨论失败,而是重新制定战术、彼此打气。”最终,团队经过四天激烈的角逐,拿下体育专业组团体总分第三,创下校史最佳战绩。
“赛场是最真实的课堂,”颜敏说,“学生在这里学会如何面对输赢、怎样信任伙伴——这些是比奖牌更重要的收获。”
陪伴,是最长情的教育
颜敏常说,自己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的“同行者”。从课堂到赛场,从训练到谈心,她始终以观察者、引领者和促进者的身份,陪伴一批批学子走出迷茫、找准方向。
如今,她许多学生已成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将曾经收获的团队精神和坚韧品格传递下去。“看到他们在人生赛场上跑出自己的精彩——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颜敏始终相信,体育教育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培养多少冠军,而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勇敢地奔跑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