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漫评:“双节”蓄势待发,民生温度向前行

长三角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方案已出台。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上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4250万人次,铁路部门在启用图定66对高峰线的基础上,计划增开259对旅客列车,努力满足高峰出行需要。

图片1

“一日一图”护航旅途,运力调度背后的民生考量。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当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突破4250万人次时,一张“一日一图”的运输网络正悄然铺开。直通方向加开64对热门线路列车,管内方向增开195对短途列车,形成“干线+支线”的立体化运输体系。譬如,上海至苏州、南京至扬州等管内线路的密集开行,精准对接了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的出行需求。“大动脉”与“毛细血管”协同发力的调度模式,见证铁路运输从“满足出行”向“优化体验”的升级,展现了交通部门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治理智慧。

“数据赋能”破难题,售票策略中的技术温度。让旅客“走得了”,更要“走得好”。中秋国庆双节叠加,4250万人次出行需求,长三角铁路通过12306客票预售大数据,铁路部门动态调整票额分配,将运力向客流密集车站倾斜;候补购票、在线选铺、购票信息预填等功能的优化,则让购票过程从“拼手速”转向“重体验”。当技术转化为旅客手中那张“刚好需要”的车票时,铁路服务便完成了从“功能供给”到“情感共鸣”的跨越。

“服务升级”见诚意,新型票制与车站生态的双向奔赴。计次票、定期票在8条高铁线路的推广,标志着长三角铁路从“单一票制”向“多元选择”的转型。沪苏通铁路的计次票让跨城通勤族告别重复购票的繁琐,杭温高铁的定期票则为商务旅客提供了成本可控的出行方案。而车站生态的优化同样令人瞩目:19座车站实现便捷换乘,21座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铁路畅行码覆盖所有动车组……细节将车站从“中转站”变为“服务综合体”。在4250万人次的旅途中,铁路服务已经成为了连接人心的桥梁。

“电子发票”启新篇,绿色转型中的治理现代化。就如,10月1日起全面推行的铁路电子发票,成为交通领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旅客可通过12306平台或车站设备自助申请电子发票,180天的申请期限兼顾了差旅报销的灵活性;而纸质凭证的退出,每年可减少数亿张票据的印刷与流通,为“双碳”目标贡献铁路力量……当电子发票与购票信息、行程数据形成闭环,既提升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又为未来“智慧交通”生态的构建奠定了数据基础。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走得绿色”,长三角铁路正用一场静默的革命,重新定义着公共服务的边界。

“说走就走”,跃动出发!从“一日一图”的运力调度到“数据赋能”的售票革新,从“服务升级”的车站生态到“电子发票”的绿色转型,长三角铁路的国庆运输方案,既是一场应对客流高峰的实战,更是一次交通治理能力的综合展示。这条奔涌的“铁龙”,正载着长三角的未来,驶向更加宽广的天地。(朱晓彦)

责编:戴凌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