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法治/动态要闻 > 正文
安全有感 守护无声——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盐城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击违法犯罪、整治风险隐患。这是盐城公安守护盐阜安宁的缩影。

近年来,盐城公安坚持与盐城市委战略全局同向发力、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与人民群众美好向往并肩同行,笃行实干、矢志奋斗,践行“两个维护”的典范、高水平安全的典范、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高质效治理的典范和公安铁军的典范,为高质量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贡献公安力量。

守护“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

盐城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守护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是盐城公安义不容辞的责任。

“请关闭强光手电筒和扩音器,小心惊扰到野生动物。”9月8日,盐城市公安局大丰分局草庙派出所民警在野鹿荡巡逻期间,及时制止游客惊扰动物行为,这样的巡逻防范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从滩涂到湿地、从森林到湖泊,盐城公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开展“生态警务”,通过布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研发倾倒污染废弃物数据预警模型、组建沿海地区群防队伍等措施,在不干扰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情况下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不断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给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创造了条件,也赋予了盐城公安保护动物的职责。抢救在滩涂搁浅的海豚、解救被围栏缠绕的麋鹿、护送误入百姓住宅的猫头鹰……盐城公安因地制宜和海警、渔政、林业、保护区等单位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努力让每一个受伤、走失动物能得到及时、专业救助。

“湿地、森林不同于城市,普通交通工具行驶限制大,我们根据不同生态特点创新智慧警务模式,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盐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盐城公安深化“警跃•盐智”计划,创新打造一批实践有效的智慧赋能设施:射阳县公安局沿海治安防控中心搭载智慧渔港AI预警系统,实现渔港管理从“人防”到“智控”转型升级;东台市公安局设立条子泥湿地警务室,通过无人机巡航,高效清理滩涂上的旧渔网等隐患;建湖县公安局九龙口派出所充分运用数据赋能,实时掌握九龙口景区动向,保护好景区内部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盐城麋鹿总数已增至7000余头,勺嘴鹬、卷羽鹈鹕、东方白鹳等数以万计的候鸟纷纷在此落脚,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和民警的保护。

优化“政通人和”的营商环境

8月17日晚,几名务工人员酒后在一公司门前发生争执,周围群众发现后,立即向公司门口的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盐龙派出所高新区警务站求助。民警2分钟内赶到现场,在矛盾升级前解决了问题,这样建在园区内、厂门口的护企警务室在盐城遍地开花,以距离换时间,有效提高平安守护水平。

让企业感到平安的,不仅有近在咫尺的守护,还有“无事不扰”的监管。盐城公安依托物联网、智能监管等技术,在线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精准发放《重点企业体检报告单》《风险提示书》等,打造事前提醒指导、事中依法监管、事后动态跟踪的全链条执法服务模式,全力消除各类涉企风险隐患。

要让企业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优化政务服务也是必然之举。

“下巴低一点儿,再往左一点儿。” 9月17日下午3点,盐城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照相室,工作人员武群娴熟地指导群众调整坐姿,迅速完成拍照与打印。

“现在平均每天拍摄超100多张,刚才这位是今天的第119人。”武群边说边按下叫号键。她表示,过去,办理不同证件需多次拍照、重复提交材料,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现在流程简化了,效率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显著上升。”

这是盐城公安“一照通用”的成果,不仅减少群众奔波,也减轻了窗口工作压力。“群众只需拍摄一次照片,即可在办理身份证、驾驶证、保安员证时共享使用。”盐城市公安局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盐城公安通过建立统一人像照片库,按照不同证件标准进行自动裁剪与优化,实现照片“一次采集、多方复用”。

保安员证办理也是盐城公安优化政务服务的另一亮点。以往,办理保安员证需经历报名、采集指纹、体检、考试、拿证等多个环节,至少要跑4次。如今,申请人最多只需跑2次。办证效率的提升,有力推动行业人员流动和合规就业。此外,盐城公安还依托211个“盐之e警+”综合服务窗口,将135项286种公安高频服务事项权限放到一线,群众可在“3公里、15分钟”内办成事。

打造“平安常在”的治安环境

9月9日中午,盐城市公安局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民警陈辉成功上门拦截王女士被骗的7.5万元,在准备离开时又发现一名女子神色紧张,追问下再次拦截即将送给诈骗分子的15万元。

这样的守护不是个例。近年来,盐城公安锚定“政治坚定、治安秩序好、攻坚能力强、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多措并举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盐城成功创成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平安不平安,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现行命案、“八类案件”连续13年快破全破,入室盗窃案件破案率、电诈案件破案数连年攀升,刑事案件发案数逐年下降,每十万人发案率全省最低,近年侦办9起大要案件获公安部通令嘉奖……一张张答卷诠释了盐城的平安从何而来。

平安既要全面发力,也要花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

针对农村地区安防相对薄弱的特点,盐城公安大力推进智慧安防村居建设,将实用管用的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通过一系列安防设备提档升级,让百姓生活在农村更放心、更安心。

“以前这里一个交汇路口5个交叉点,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现在改成十字路口,事故少了很多。”修车工姚师傅对“长青线-盐青路”交叉路口改造印象深刻。该路口原为“Y型”畸形交叉的路口,车流冲突点多、机非混行隐患大,改成十字路口并加装防护栏后,交通安全现状大为改观。

这是盐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盐城公安针对农村地区道路交叉口、中开口、侧接口“三口”部位开展针对性治理,通过修整道路、安装照明设备、AI语音提示、盲区预警等方式,以农村路口“小改造”促进安全水平“大提升”,全市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亡人数连续3年下降。

盐城公安还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创新“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排查上学期间滞留校外学生,对发现的辍学、逃学、厌学学生逐一上门见面,对家长进行提醒,规劝学生入学。2024年,盐城未成年人刑事发案数、抓获数、重复犯罪数同比大幅下降。(张天鹏 张腾飞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