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领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领声科技”)完成了A轮融资,其推出的“电池彩超”的技术,解决了困扰新能源行业多年的质量检测与监测难题。
在新能源行业寻求升级突破的关键时刻,这家成立三年多的年轻公司,凭借给电池做“超声检查”的独门技艺,悄然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大众、华为等产业巨头的供应链。有预测显示,新能源电池检测市场在2026年达到282亿元,未来规模将达到300-500亿元。

破解“看不见”之痛,声波透视电池“前世今生”
领声科技创立于2022年6月,在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建有4000平米的研发与生产基地。在这里,多体系多结构类型的电芯正接受一次特殊的“体检”。技术人员用超声波穿透电芯,清晰获取实时、原位、无损的内部结构表征,在屏幕上随即呈现出绚丽的彩色图像,包括电解液分布是否均匀、界面状态如何、内部有无微小气泡与分层,肉眼不可见的内部缺陷一一展现。
在新能源的世界里,电池是能源的“容器”,电芯是电池的“心脏”。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还是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便携式能源包,电芯的状态都决定电池的性能、成本与安全性。
回归电池制造,涵盖上百道工序,从前段有工艺浆料制备到最终出厂,每一生产环节的细微偏差都可能导致电芯容量衰减甚至安全隐患。成品电芯是一个黑箱,传统的电学参数评估如同“把脉”,但是电芯内部的物理状态更能准确反应电芯实际情况,现有的检测手段如X射线能够看清“骨骼”等金属部件,但对电解液分布不均、气泡残留等轻质化组分的问题检测无能为力。
“这就像医生只能看到病人的骨骼,却无法观察其肌理等内部系统。”领声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邓哲博士表示。这位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博士将电池检测行业困境形象地比喻为“半盲状态的质量控制”。

对此,领声科技提出解决方案,即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衰减与反射的差异,通过分析声波透射与反射信号,判断电池内部状态。
“超声技术对气液界面极为敏感,而电池内部最棘手的缺陷恰恰与气体和液体分布相关。”邓哲解释道。他带领团队开发的电池超声扫描系统,能够识别小至微米级的气泡和浸润不良区域。

技术突破来之不易。创业初期,团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缺乏专用硬件设备。“市面上没有现成的电池声学检测系统,我们不得不从最底层的电子电路重新设计。”邓哲带领研发团队由电池、声学领域专家及算法工程师组成,融合材料科学、声学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经过团队技术攻关,最终构建起完整的硬件系统和算法模型。
院士经济孵化,让产研转化无缝衔接
领声科技拥有三大核心技术,即“高精度超声测量系统”“超声信号分析技术”“高速扫描成像机构”,可应用于电池自研发、生产、使用及回收全生命周期。
其中,在生产环节,产线级高速检测系统成为大型电池厂的“质量守门员”。在匹配产线高速生产节奏的情况下,实现100%在线检测,及时发现并剔除缺陷电芯,目前已于电池行业头部企业产线应用。
最富想象空间的是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系统。通过植入声学传感器,系统可实时捕捉电池工作异常,预警潜在风险。“这相当于为每个电池配备了‘心电图监测仪’。”邓哲透露,该技术已从2023年开始应用于国家区域等示范性储能项目,致力于提前预测电池故障,保障系统安全。“这一系统目前还在迭代升级,基于早期试用的项目数据,还在与行业巨头一同研讨推进。”

领声科技的快速崛起,得益于无锡“院士经济”模式的孵化。
2017年,在中科院院士丁汉的邀请下,邓哲与导师黄云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知名电池专家)带领团队落户无锡惠山,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开展技术孵化。五年的潜心研究,为领声科技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学术界到产业界,我们走了一条‘研而优则创’的道路。”邓哲坦言。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80多项,服务超过60家的行业头部企业,覆盖同类市场约9成市场份额。
资本的青睐印证了市场对其技术前景的认可。2022年至今,领声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在2022年11月和2024年1月两轮融资的金额均达到数千万元人民币,目前公司估值已超4.5亿元。
以独创技术做好固态电池时代“守门人”
目前,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受到各方关注。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随着全球车企加速向固态电池转型,领声科技的技术价值进一步凸显。

固态电池核心挑战在于固固界面接触质量,而超声波技术恰好擅长检测界面缺陷。领声科技已布局相关技术,其超声检测系统能够量化电池界面接触情况、评估电解质固化均匀度,为解决固态电池量产难题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未来五年,将是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期,对检测技术的需求将爆发式增长。”邓哲预测。领声科技正参与制定电池超声检测行业标准,有望在新一代电池技术浪潮中掌握话语权。
现在,领声科技已从最初的8人团队扩展到60多人,其中约40人为研发人员。随着新能源行业对电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条基于声学技术的检测赛道正变得愈发宽广。
“我们目标是将声学技术全方位引入新能源行业,对质量安全做基础支持,为电池从‘出生’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邓哲计划,未来将领声科技打造为电池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平台型企业。同时,“随着新能源头部链主企业的供应链出海,我们也会同步进入国际市场。”他说。
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