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新闻 > 正文
核桃走出去,钱包鼓起来!六个核桃一亿公斤采购量扛起产业助农重任

2024 年度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名单公布,六个核桃凭借 “新疆、云南、太行山区核桃采购” 项目成功入选。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其每年超一亿公斤的核桃消耗量 —— 这一数字不仅印证着企业在核桃乳行业的领军地位,更成为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推动产业链升级的生动注脚。

一亿公斤,全国第一

核桃,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中国,历经千年已在全国 20 多个省(区、市)扎根生长。如今,我国核桃种植面积与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1990 年以来产量占全球比重从 7.6% 跃升至 50% 以上,而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六个核桃等深加工企业的推动。作为全球核桃单体用量最大的企业,六个核桃从品牌创立之初,便通过规模化销售反哺源头种植:为筛选优质原料,研发人员遍访全国产区,对不同产地、品种、树龄、季节的核桃口感与营养成分展开系统研究,最终锁定新疆、云南、太行山三大核心供应源,每年采购量稳定超一亿公斤。

“一年 300 多天追着核桃跑,曾 20 天跑遍 1.5 万多公里山路,最怕遇见山路滑坡。” 六个核桃采购团队的经历,道出了这份 “亿公斤采购量” 的重量。2024 年,国际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为其颁发 “核桃采购量全国第一” 认证,这份认可既彰显了企业在原料采购上的绝对优势,更从源头证明了核桃乳产品的高品质 —— 对六个核桃而言,肩上的担子一头连着消费者对品质的信任,另一头则扛着让核桃走出种植区、延伸产业链价值的责任。

产业担当 助推乡村振兴

当六个核桃推动核桃产业从低壁垒强竞争,转向深耕产品与科技加持的现代化产业,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核桃乳产品生产链条长,横跨一二三产业链,涉及原料种植、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作为龙头代表,如何优化产业高质量,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核桃源产地价值,加速核桃产业的革新步伐,六个核桃联合多地政府在建立了《三大核桃黄金产区高产示范园》、《三大黄金产区工作站》等,通过科研基地的建设,发挥示范园的“领头雁”作用,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不仅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还承担了核桃新品种研发、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科研任务。依托先进的科研设施与技术创新,增强了核桃种植的科学管理和精细化操作,为核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核桃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六个核桃采取了“集团+地方加工企业+基地核桃种植户”的合作模式,通过“思想重塑、技术指导、产业优化、就业帮扶”为种植户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还通过技术指导、产业优化等手段,助力他们提升核桃产量与品质,从而增加收入。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保障了六个核桃的原料供应,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六个核桃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当地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通过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六个核桃展现出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种植户们不仅实现了增收致富,还在企业的带动下,逐渐走上了专业化、标准化的种植道路。

从筛选优质原料到推动产业升级,从保障采购量到助力农户增收,六个核桃以超一亿公斤的核桃消耗量为支点,不仅撑起了自身的品牌实力,更撬动了整个核桃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书写着 “产业兴、农民富” 的新篇章。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