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科技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规范与范式更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成功举办

2025年9月20 - 21日,由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分会、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规范与范式更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此次会议聚焦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关键词的学术规范与研究范式更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该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

开幕式:大咖致辞,共话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

开幕式由中国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分会会长王杰教授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为艺术哲学、文艺批评与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是源于实践、指向解放的活的智慧。金一斌还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深度书写、活态化、全球化及应对AI挑战的“智能化”四个趋势,并表示结合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科优势,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将深度参与到当代艺术、“工艺复活”及“非遗活化”的理论阐释中,走出一条“艺理兼通”“知行合一”“美学赋能”“服务社会”的发展道路。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特别肯定了王杰教授30年来坚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阵地所取得的成果。王杰教授靠着一本期刊、一个国际论坛、一批学生,完成了多个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并产出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筚路蓝缕但不忘初心,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哲学人文理事会秘书长熊秉真高度赞赏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国际化视角,她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需要与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相互参照与交流,以推动该领域的共同进步。

全国相关领域研究会会长金永兵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始终面对当代艺术发展与实践。从本次论文的数量和话题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不仅回应了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人民视角”、《黑神话:悟空》所蕴含的游戏美学等热门话题,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神经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审美人类学等诸多范式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的应用。

主会场:多元探讨,聚焦马克思主义美学核心议题

大会主会场的发言聚焦在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探讨。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知名学者Tony Bennett教授在线上表达了对本次大会的支持与期待;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以来200年的发展历程;安徽出版社社长戴兆国谈及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思想三题;中科元宇宙文明创新应用中心研究员、首席专家杨晓华分析了劳动形式与当代美学的关系;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Andreas Günter Weis讨论了邓演达的文学视角。

二是人工智能与数字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所产生的新“关键词”。社科院刘方喜研究员注意到了被忽视的“意识形态阶层”;山东大学范玉刚教授阐释了相关文化思想中的关键概念“中华美学精神”;王杰教授以延安音乐创作为例,阐释了“乡愁乌托邦”这一概念;《文化中国》主编子夜教授探讨了经典着作与“乡愁”的关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单小曦关注到了“媒介生产”;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玮谈及“人民艺术学”的内涵与演变。

三是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新方法。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副院长宣学君以《黑神话:悟空》为例,探索了游戏美学的文化表达;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翟志强提出了“世界美学”的可能性;云南大学向丽教授提出用审美人类学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路径;浙江科技大学修辞与几何逻辑学教授Thomas Steinbuch与学生郭海燕列举了审美人类学实例。

四是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范式更新的可能性。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Alexander V. Petrov教授强调数字时代范式更新的重要性;吉林大学李龙教授阐述了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范式革命;山东大学孙丽君教授推广相关生态哲学的基本理念;上海交通大学韩振江教授从哲学出发谈神圣人与神圣美学。

分论坛:紧跟时代,探讨前沿话题

分论坛的议题更具时代性,探讨了当下最前沿的四个话题:神经美学与数字时代、人民文艺与审美传播、艺术理论与当代艺术、现代悲剧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者们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闭幕式:总结展望,激励青年学者

在本次会议闭幕式上,周晓燕教授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学会秘书长汇报了分会的发展现状;翟志强副院长分享了2026年第12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的筹备情况;会长王杰教授总结道,非常欣喜地看到老、中、青三代理论人在各自关注的领域均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尤其欣喜于青年学者体现出严谨的学术训练和出色的学术表达能力。此次大会在掌声中圆满落幕,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