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苏局(以下简称“江苏局”)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和人才工作部署要求,聚力推动辖区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科技、创新、人才三大要素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引领、人才支撑、创新驱动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激活全域发展强动能
统筹谋划“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落地举措,搭平台、建机制、重实践,着力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多方配合、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主动作为,构建纵横贯通工作机制。江苏局立足优势,紧密围绕国家局《“十四五”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以管粮管储核心职能为重点、重大储备能力建设项目为依托,积极与江苏省应急管理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南京财经大学等多家部门机构协调对接、融合联动,实现在技术创新上央地协同纵向贯通、人才培育上跨域联动横向融通。牵头召开苏、浙、沪、皖四省市垂管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一体提升区域储备监管保障效能。
二是全局擘画,构建科技兴储多元支撑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局关于“科技兴储”决策部署,紧扣“国家能源储备基地、监管模式创新高地、军民融合发展阵地”目标定位,紧盯主责主业,结合江苏实际,聚焦能源监管、节粮减损,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建强创新平台、强化实践提升、驱动成果转化、赋能转型发展为抓手,持续提升科技兴粮兴储实效。
三是锚定目标,细化人才兴储工作举措。深化落实江苏局“人才兴粮”、“人才兴储”实施办法,持续巩固“江苏局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行动成果,围绕“结构优化、能力提升、机制创新”三大目标,细化“党管人才、精准引才、岗位练才、全面育才”四项实施举措,持续完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着力锻造政治过硬、专业精尖、梯队完备的人才生力军。

构建“人才赋能”新格局,锻造梯次成长生力军
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强化育才识才、用才管才、爱才护才,立足机关年轻干部多、监管经验少、技术力量弱的现状,加强政治引领、突出实践锻炼、强化激励机制,为青年干部搭台铺路、问诊开方,鼓励青年干部昂扬奋进、挺膺担当。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联合江苏省委办公厅三处党支部、省国动办综合协调处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动强党建 安全协同促发展”共学共建活动,加强与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粮食集团等单位战略对话衔接,实现以组织优势贯通信息链、筑牢制度链、激活资源链,构建党建融合多维育人体系。围绕打造“金谷党建、粮储先锋”党建品牌矩阵,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连云港港口办事处党支部获评省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队”。
二是落实精准选人,打造精干队伍。着眼事业发展需要,择优选强充实干部队伍,2025年招聘干部职工16名,在国家局人事司和相关垂管局的支持下,从系统内援派15名处科级干部及专业人员助力重大工程建设。目前全局干部职工平均年龄37.6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达49%。持续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地方粮储部门等优选业务骨干充实“监管人才库”,不断充盈人才“蓄水池”。
三是严格年轻干部管理,夯实能力根基。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贯彻实施意见》,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促进年轻干部履职尽责、健康成长。建立新入职干部党建纪检岗位轮训制度,把好履职第一关;完善青年干部监管执法、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等多岗位实践培养机制,印发江苏局《干部挂职锻炼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等,选派6名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摔打锤炼,有效发掘培养一批敢于担当、善于攻坚、廉洁有为的“好苗子”。
四是充分发掘培训资源,厚植成长沃土。认真落实国家局党组关于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多次对接省委组织部,将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地方干部教育培训范围。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落实”,2024年开办各类培训班7个,举办“处长讲业务”、“骨干上讲台”4期,进一步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管粮管储本领。

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贯通提质强能全链路
深刻把握“创新驱动”的本质特征,以科技创新融合应用为支点,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层级联动,全面激活辖区粮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深化交流互鉴,汇聚创新合力。持续加强与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依托相关高校组织开展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借“外脑”练“内功”;江苏局连续5年与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举办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活动,围绕绿色节能仓储、应急物资智能调配、全产业链减损等方向,推动科研创新团队与企事业单位“面对面”交流需求应用,着力实现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相关创新做法获科技部表彰奖励;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台,联动长三角四省市垂管局开展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需求调研,以科技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二是强化实践提升,推进监管创新。创新研发“江苏局监管辅助决策平台”,贯通应用“中央储备粮库存动态监管系统”“中储粮视频监控平台”两大系统,探索数据互联、粮情可视、人技协同的立体化监管新路径,有效缓解辖区粮食监管主体多元、分布广泛与监管力量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提升监管针对性、精准性、穿透性。2024年通过信息化监管发现核实处置问题线索100条,切实以科技创新手段提升监管质效。
三是强化问题导向,深化成果转化。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难题,分党组领题攻坚、班子成员靶向破题,累计完成《强化科技支撑 促进粮食收储减损降耗的对策建议》等10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推动《江苏辖区粮食收储领域科技创新成果选介》等34项成果转化。聚焦辖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核心职能,积极申报国家局软科学研究课题,组织尖兵专班集智攻坚,一篇软科学成果被评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等次”。积极参与重大危险源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深化事故隐患分类分级识别系统运用,结合成品油储备项目建设实际,探索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实践,突出信息化集成和“智慧”融合,一体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和“智慧油库”建设。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促进转型发展。在成品油储备项目建设中,以新材料筑基、新工艺提质、新技术赋能、新设备增效,不断深化信息化工程技术应用,实现油气储存安全监测、应急控制、智能监控、灾害预警等新技术标准全覆盖,优化完善工程“四个系统”设计方案,打造全数字化构建、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智库区”。围绕辖区物资储备空白,有序推进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设,科学规划项目建设时序,深化需求论证与可行性研究,重点探索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融合应用,不断提升科技兴储贡献率。
张显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苏局分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