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法治/法律圆桌 > 正文
送孩子上学发现后视镜被贴黄色小广告,妈妈当场举报!

“这也太恶心了!刚想送孩子上学,一开车门就看见后视镜上贴着黄色小广告,撕都撕不干净!”近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居民刘女士清晨出门时,发现停在小区停车场的汽车后视镜上被人贴了一张印着低俗图片、文字和网址的贴纸。看着身边好奇探头的孩子,刘女士又气又急,当即拍下照片,拨打110报警举报。

据了解,近期,沂南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接警平台多次接到群众报警反映,在多个小区、路边停车区、公共停车场里,不少汽车的后视镜都被贴上了此类黄色小广告。接警后,民警迅速行动,48小时后端掉了给诈骗团伙线下引流的5名嫌疑人。

图为贴在后视镜的黄色小卡片

48小时后锁定并抓获嫌疑人

接警后,沂南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分析认为:“这些低俗的小广告背后可能连着境外诈骗团伙的‘陷阱’,必须尽快揪出源头!”

针对这一情况,沂南县公安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围绕小广告的张贴时间、地点展开全方位侦查。通过调取周边路段、小区的监控录像,民警很快发现了几名可疑人员的踪迹。

警方发现,每天凌晨0点到4点,几名年轻男子骑着电动车,带着鼓鼓囊囊的布袋,穿梭在各个停车区域,到达相应区域后快速拿出小广告,往汽车后视镜上贴,动作麻利,贴完一处就立刻转战下一处,全程不超过10分钟。

经过48小时视频追踪和轨迹研判,专案组确定几名男子租住在城郊一处出租房内,并掌握了他们晚上窝在出租屋里打印广告、凌晨出门张贴的规律。在确认几人身份后,民警果断出击,当场抓获团伙头目赵某以及其他4名成员。

在出租屋内,民警还查获了用于制作小广告的1台打印机和未裁剪的打印贴纸等工具。

图为赵某等人的作案工具

境外接单“贴广告赚快钱”

面对民警的审讯,赵某很快交代了全部违法事实。原来,2025年5月,赵某因为手头拮据又不想打工,便想着找个轻松又来钱快的活儿。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某在某境外聊天软件上刷到一条“招聘线下推广员”的信息,对方直接明说“贴诈骗广告就能赚钱,每贴1张给1元佣金,多贴多赚”。赵某当场答应接单,还专门网购了打印机用于打印小广告。

为了多赚钱,赵某又拉上了身边同样想赚快钱的王某等4人。每次赵某对接境外“上线”接收任务,将小广告打印出来后分发给其余4个人,一同在凌晨出门张贴。

每次张贴完,赵某都会按照“上线”的要求,用手机录下贴好广告的视频,上传到指定平台审核,审核通过后,“上线”就会把佣金结算到赵某的账户里。

被抓前,赵某等5人已在沂南城区的停车区域张贴了2万多张涉诈黄色小广告,非法获利共计2万余元。

警方提示

警惕“低俗小广告”,访问即踩“诈骗坑”。黄色小广告是电信网络诈骗的“诱饵”。市民一旦登录广告上的网址,很有可能被诱导下载带有病毒的诈骗App,进而泄露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也有可能会被以“充值会员才能聊天”“缴纳见面保证金”等名义索要钱财,钱一转过去,对方就会立刻拉黑失联。

因此,广大市民遇到汽车、墙面、楼道里出现“免费交友”等低俗小广告时,切勿好奇扫码或点击链接,以免遭受财产损失。如果发现有人张贴此类涉诈广告,可及时留存照片、视频等证据,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斩断诈骗产业链,守护身边的平安环境。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