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财经 > 正文
李思源解读:AI 浪潮下中国品牌如何破浪前行

近日,围绕腾讯与京东联合发布的《AI 浪潮下的中国品牌》报告,云木长风创始人兼CEO、营销专家李思源就 AI 技术普及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发展路径展开深度解读,为中国品牌在全球竞争中破局提供思考。

李思源指出,当前国内 AI 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这一转变最核心的影响是重塑了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报告数据显示,56%的消费者认为国内 AI 技术不逊于海外,在 3C 数码、家电等领域甚至实现局部领先,这让中国品牌逐步摆脱“性价比”标签,以“技术领先”“创新力强”的新形象被市场认可;同时,80%的用户已通过 AI 解决智能穿戴健康管理、AI 洗衣机场景适配等日常问题,推动 “中国制造” 加速向 “中国创造” 转型。

针对报告中提及的职场资深人士、“当家掌柜”、单身青年三类人群的差异化 AI 需求,李思源强调,品牌需摒弃“一刀切”策略:30 岁以上职场资深人士更青睐 AI 机器人、安全监控等“硬科技产品”,注重效率提升与安全感;30-39 岁低线城市“当家掌柜”聚焦儿童教育、老人照护等家庭场景,对本土化适配需求突出;30 岁以下单身青年中,男性偏爱 AI 电脑、机器人等娱乐类产品,女性则倾向 AI 试妆、翻译机等便捷服务,品牌需围绕不同人群痛点设计场景化方案。

面对“47% 消费者认为产品必须融合 AI 技术”但部分功能仍存 “噱头” 的行业现状,李思源提出,品牌需平衡技术创新与实用价值:既要让技术落地具体场景,如 AI 学习机聚焦 “精准辅导”(报告显示学习 / 教育场景需求占比 89%),避免堆砌无用功能;也要优化用户体验,为 “当家掌柜” 等群体提供 “无需学习即可使用” 的智能服务;同时兼顾短期与长期,短期解决健康管理、高效办公等成熟场景问题,长期布局 AI 平板、智能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超 150%)等未来赛道。

在品牌传播层面,李思源表示,微信生态(66% 消费者获取 AI 资讯主渠道)、短视频平台(43% 消费者获取 AI 资讯渠道)已成为关键阵地,品牌需跳出 “参数宣讲” 模式,用用户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技术 —— 如向职场人展示 “AI 办公 10 分钟生成会议纪要”,向年轻女性演示 “AI 试妆 3 秒换色号”;同时依托官媒报道与深度解读,构建 “专业又亲民” 的传播矩阵,让 AI 从抽象概念变为生活帮手,毕竟 77% 的消费者更信任技术科普内容。

李思源最后强调,中国品牌在 AI 浪潮中的核心机遇,在于将 “技术自信” 与 “用户洞察” 深度融合。当前 65% 的消费者期待 AI 带来更多革新产品,这份信任为品牌发展注入动力。中国品牌需深耕中文语境交互、家庭场景适配等本土化优势,聚焦健康、教育、安全等民生需求,打造 “有技术、有温度” 的品牌形象,方能在全球竞争中行稳致远,真正实现 “破浪前行”。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