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汽车/产业 > 正文
过多依赖传统燃油车业务 汽车金融公司面临双重压力

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金融的有力支撑。而汽车金融的运作离不开汽车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可以分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等。近年来,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及零售贷款规模面临收缩压力。2024年,全国24家汽车金融公司累计发放零售融资车辆529.90万辆,同比下降17.31%;截至去年末,零售融资余额为6900.24亿元,同比下降8.95%。

相比之下,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迅猛。从2024年年报看,交通银行2024年汽车分期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74.16亿元,增幅240.10%;平安银行2024年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

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是如何形成的?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彭心程认为,汽车金融公司多由传统汽车厂商发起设立,受厂商品牌销量影响大,业务局限性明显。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多数汽车金融公司未能及时转型,对传统燃油车业务依赖度高,与市场需求错位。而商业银行则积极与新能源车企合作,大力拓展相关贷款业务。从资金成本来看,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依赖银行借款获取资金,资金成本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曾以“高息高返”策略抢占市场,给汽车金融公司带来市场份额下滑和营销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

汽车金融行业资深从业者曾晓伟指出,一系列汽车消费支持政策的落地,进一步为银行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投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强了相关信贷产品的市场吸引力。特别是今年8月份财政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首次将汽车消费纳入国家级财政贴息范畴,但汽车金融公司并不在可享受贴息的贷款机构范围内,这可能导致部分潜在客户流向商业银行。

面对挑战,汽车金融公司如何转型?曾晓伟认为,汽车金融公司可利用控股股东为主机厂的优势,通过贴息、促销等手段实现资金内部循环,压缩成本。同时,汽车金融公司作为行业专属金融机构,在融资和风控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可与商业银行合作,采用联合贷模式,也可突破主机厂品牌界限,开展跨品牌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政策也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发展空间。今年以来,多地监管要求银行整改“高息高返”现象,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成本与市场价格差距收窄,专业优势更加突出,零售业务有所恢复。此外,2023年新修订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放开了售后回租模式的融资租赁业务。

“这一业务模式可通过‘控物’的方式有效控制风险,从而能够覆盖更高风险等级的客户。但目前大多数公司在融资租赁方面进展缓慢,与银行及助贷机构陷入同质化竞争。”曾晓伟说。

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及商用车贷款业务增加也为汽车金融公司带来更多机遇。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汽车金融公司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2040.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62亿元,增幅23.44%;二手车贷款余额783.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2.01亿元,增幅26.06%。从各家公司具体实践来看,丰田汽金2024年推出了新车及二手车融资租赁业务,宝马汽金针对部分小车型推出二手车低融资金额产品,瑞福德汽金优化二手车金融评估流程。

展望未来,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二手车行业与二手车金融将相互赋能,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二手车金融的渗透率提升和覆盖面扩大。(记者 杨然)

责编:韩震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