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漫长而久远;十年,又如一瞬间。这十年来,在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宏伟蓝图下,镇江海纳川物流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下同心同行,笃行不怠勇登攀,踔厉奋发走在前,实现了新的跨越和蜕变。
镇江海纳川物流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郊,依托京沪铁路,打造“铁公水”联运中心;以长江、京杭运河为主轴,打造“黄金十字水道”的沿江、沿河物流大通道,区位优势显著。公司专业从事化学品、危化品、煤炭及其他散货仓储运输于一体的省重点物流企业,具备相应的危化品运输资质,是镇江市唯一一家拥有长江中下游及支流省际散装化学品船、普通货船水上运输资质的品牌企业,是镇江市第一家水上综合物流企业和最大的危化品水运企业。
海纳川公司现有两个3000吨级长江危化品泊位、两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一个250吨级趸船泊位、一个20000吨级沥青油品综合码头,危化品泊位均实现对外开放功能,年外贸吞吐量达85.74万吨,内贸吞吐量达56.66万吨。可支配运营散货船舶10艘和化学品船舶6艘,总运力达18244吨,自有2艘散装化学品船舶,其中2019年投入使用的“海纳川99”是目前长江中下游流域装载品种多、运输能力大、安全性能高的散装化学品船。同时,拥有各类危化品储罐21只,有近10万立方米的容积,散杂货、危化品库房面积约3.4万平方米,能够进行醋酸、醋酸乙酯、乙醇、甲醇等化学品储存中转业务。自有铁路专用线于2005年正式开通,总占地158亩,过轨运行范围13个局,已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网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华东地区为数不多的危化品铁路专用线,年运量可高达150万吨。
时代在奋进,公司在跨越。AAAAA级仓储型物流企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绿色城市物流示范企业、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一份份闪亮答卷、一幅幅温暖画卷,印证出海纳川在时代发展洪流中斗志昂扬的奋斗之姿。
强基固本,凝心铸魂,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新时代,如何最大程度的凝聚、整合、调动资源,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升级?海纳川物流的破题之道是发挥党建“引领力” ,激活企业“生产力”,将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固根本、利长远的核心工程,构建完善“五责联抓”工作机制,擦亮“海纳百川,永不说不”党建品牌,用党建“金钥匙”解锁发展“新密码”。
党建融合提效能,岗位练兵育先锋。海纳川把推进“党建+攻坚项目”作为推动年度目标任务和关键业务指标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行动和镇江市国资委“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在项目现场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以“党建+业务”全链条衔接赋能物流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建带群建,党员带头在技能竞赛、乡村振兴、公益活动等中大显身手,3项项目荣获全市“五小”活动优秀项目,仓储班组获评省、市“工人先锋号”、“镇江市五一文明班组”,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良好风貌。
大道众行远,携手启新程。海纳川党委与各支部聚焦基层所需、群众所盼、党员所能,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与镇江市引航站党总支、中远海运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党总支、索普股份硫化事业部党支部、姚桥镇兴隆村党总支等党组织结成共建关系,依托产业共建、党建共建、文化共建三大共建模式,搭好结对共建“连接线”,拓宽互联互动“服务面”,找准工作推进“着力点”。
深化改革,戮力攻坚,拓展提质增效新空间
地域之间,是否安于现状?物流畅通,是否能持续突破?这个时代,有人发问,就有人作答。
2023年10月13日,海纳川成立了国企改革领导小组,锚定改革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动海纳川改革深化提升工作。立足实际编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涵盖9大项改革任务,25个分项任务,122条工作措施的工作台账,多点发力,层层递进,目前总体完成进度约80%,揭开了海纳川加速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聚焦业态优化破困局,突出“结构+质量”。深耕市场发展趋势,聚力创造多维利润增长点,加速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打好营运管理“组合拳”,推进“瘦身行动”,建立“8个职能部门+3个专业子公司”的组织架构,打造“港口装卸+仓储”、“物流+贸易”、“公铁联运+配套服务”三大板块,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业务范围持续拓展,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24年,三大板块新开拓了硫磺、乙醇、石油焦、硼酸等业务板块,2024年前10个月公司利润总额远超2016年全年利润总额690万元,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充分展现了业态调整后的新气象。
聚焦重点项目求突破,突出“品质+效益”。创新“全链蓄力、全域聚力、全员加力,全程发力”现代物流模式,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推进枢纽、物流与产业三大优势转换,在环保设施建设、智慧港口建设、船舶运力整合、铁路业务拓展等重点项目上狠下功夫,持续聚焦业务重点、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布好增值“棋盘局”,锻造竞争“杀手锏”。2024年1—10月份海纳川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52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85万元。
聚焦主业,务实笃行,汇聚产业优化新动能
海纳百川,一路相伴。坚守、奔赴、布局、延伸是海纳川一如既往地选择。
握指成拳,合力致远。今年,长江码头安全环保效能提升项目列入镇江市港口高质量发展实施清单,实施后可连续布置1个2万吨级化学品船泊位与1个1000吨级内河化学品船泊位,满足2艘5000吨级化学品船的组合靠泊要求,为推进布局完善,提高发放效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依托危化品铁路专用线优势稀缺资源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黄磷、氢氧化钠、氟硅酸钠等中转集散地,为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危化品进入华东市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运输途径,与新疆天业、新疆中泰、云图控股、密尔克卫、内蒙君正等多家大型上市公司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悬衡而知平,社规而知圆。海纳川坚持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展“制度建设年”行动,建立健全综合管理类、财务类、安全生产类、经营类等配套制度,以制度之力护航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经营责任制改革,做深做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海纳川公司及各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覆盖面100%。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弱项,深化“对标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锚定仓储物流企业真正标杆,深刻洞察标杆本质,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寻求新的破局点。人工成本持续下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员工活力显著激发,全公司上下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科技赋能,挖掘潜力,迈入数字未来新赛道
凡益之道,与时携行。数字技术是经济发展新蓝海,是企业前行新动力。
海纳川公司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强化“产学研”融合,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力量,解锁物流行业更多可能,开创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物流新时代。
以创新驱动为出发点,强化“以新提质”。2024年,海纳川坚决把握大势,善用数字技术,完成散货码头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新增螺旋式卸船机项目运营,卸煤量由原先的600t/h增加至800t/h,公司产能效能稳步提升。积极探索推进智能化仓储运用,在“公铁联运+配套服务”板块成功开启仓储管理数字化,实现入库、出库、盘点等操作全自动化,提高了仓储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在绿色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与江苏大学建立合作机制,联合开发复合溶剂高效吸收净化装船尾气工艺,取得醋酸乙酯吸收剂的配方报告,并在VOC项目中顺利应用,最终实现了有机废气可控无害处理,污染排放达到省级标准。双重预防机制电子化平台、公铁进销存管理系统、海纳川检维修全流程电子化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的建设更是为企业腾飞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以要素聚焦为落脚点,实现“面面俱到”。近年来,海纳川以“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为契机,靶向施策,推动“智改数转”,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场作业生产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数据可知、可视、可溯、可控,实现了“一网管全厂、一屏观全域”的目标。目前已建设完成海纳川安全信息化综合平台和海纳川视频监控平台,500多个监控点位、70多个移动监控点位,24小时全覆盖、无死角监控,护航企业安全生产。
以精雕细琢为着力点,做到“降本增效”。在智能化管理创新方面坚持“精益求精”,积极探索高效、系统的无纸化办公模式,助力勤俭办企,降本增效。新搭建独立的海纳川OA办公空间,实现39项表单线上审批,NC系统全面上线子公司业务单元独有物资需求申请流程,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构建服务优质、标准统一、效率和管理“双提升”的全新管理格局。今年1—10月平均融资成本3.73%,同比下降0.24%,约122.88万元;研究政策条款,每年累计实现管道退税收入约220万元,依托新增螺旋式卸船机项目运营,成功申请扬尘税减免每年约40万元。
以人为本,凝聚力量,打造人才强企新名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企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离不开一支专业的物流人才队伍,如何发挥人才的最大功力?如何让员工真心为企业出力?海纳川的做法是坚持用精神塑造人、搭平台培养人,建机制激励人,深耕育人沃土,撒播人才种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用精神塑造人,激发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方寸皆风景,润物细无声。海纳川高度重视精神引领和文化熏陶,积极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廉洁自律守初心,恪守法纪扬正气”等主题活动,筑牢信仰根基。组织足球、羽毛球、篮球、合唱班和读书会等职工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点亮职工美好生活,增进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海纳川公司集中解决职工群众身边的“急难盼愁”问题,持续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关注职工群众身心健康。此外,海纳川公司还成立志愿服务队,携手赛珍珠文化公园开展综合性志愿服务,积极组织“99公益日”、“爱心献血”、“情暖雷锋月”等系列活动。
搭平台培养人,厚植建功立业的育人沃土。推进“理实一体,虚实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企业战略、业务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精准专项培训,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标准+定制”“理论+实战”的培训体系。持续推进完善“169”人才培养工程和“师带徒、传帮带”培养机制,建设“阶梯式”培养链,加速打造一支视野开阔、能力突出、业务精湛的复合型高素质队伍。针对公司主业和化工人才紧缺情况,公司提供专业能力提升路径,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化学专业能力提升班,37名非化工专业员工主动报名参与。公司现有“169”工程培养对象3名,行业专家库专家1名,省、市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者3名。
建机制激励人,调动干事创业的奋斗热情。优化晋升通道,全面推行管理人员公开竞聘、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聚焦差异化分配,完善薪酬、收入分配制度,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分类分级量化、细化绩效考核指标,个人奖金水平与部门工作实绩、产值目标、利润效益、职能考评、环保安全等挂钩,并随效益实绩同步增减,持续激发员工积极性,基层员工收入增幅达到20%。
走过往昔,公司用信念铸就辉煌;畅想未来,公司用梦想赓续前行。海纳川公司将按照镇江市委、市政府“产业强市”一号战略部署安排,进一步突出稀缺优势,通过统筹专业运营、资源业务互通,实现企业营收利润规模量的提升和运营水平质的跨越。“以诚相待,以心相交”的海纳川物流将继续乘时代之长风,挂万里之云帆,昂首阔步,勇往直前,将海纳川公司打造为现代化专业化高质量物流强企!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