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顾桃受邀参与乐其创新SmallRig推出的全球影像访谈节目《Onsite在场》,分享了二十年来用镜头记录鄂温克族生存状况的创作历程。作为当下风格最独特的华语纪录片创作者之一,顾桃因“鄂温克三部曲”(《敖鲁古雅·敖鲁古雅》《雨果的假期》《犴达罕》)而广为人知,他的作品聚焦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是这个民族在21世纪最重要的民族志影像记录之一。

《Onsite在场》是乐其创新SmallRig打造的全球影像大师访谈节目,旨在通过与全球影像领域的大师们展开深度访谈,探索影像创作的意义,共同探讨“在场”的价值。该栏目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知名的摄影师、导演、电影制作人、影像工作者、视觉艺术家以及行业领袖,通过深入对话,挖掘他们独特的创作理念、技术挑战、情感共鸣以及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截至目前,节目已邀请了奥斯卡金像奖评委杨紫烨、国家地理探险家奚志农等知名人士,就纪录片的社会价值、摄影师的使命等话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据了解,该节目背后的乐其创新SmallRig成立于2010年,旗下品牌SmallRig斯莫格从相机支撑类产品起步,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相机支撑与稳定、智能手机支撑与稳定、灯光与控制系统、影像电源四大产品线的全球细分市场头部品牌。目前,乐其创新SmallRig市场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于VLOG、短视频、直播、纪录片、好莱坞院线大片等领域。
在此次《Onsite在场》访谈中,顾桃回顾了20年前带着父亲写的介绍信,回到猎民点寻找鄂温克族人的时刻。从那个时刻开始,顾桃决定了自己要从事纪录片创作。这位中国内地纪录片导演、摄影师,世界游牧影展发起人,曾获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年度十佳纪录片、亚洲电视最佳纪录奖等奖项的创作者,对鄂温克人居住的那片森林充满感情。

顾桃和他的鄂温克族兄弟们
在顾桃的纪录片中,狩猎文化逐渐消亡带来的迷茫与痛苦是核心主题之一。猎民们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但内心仍然怀念着过去的狩猎时代。顾桃的镜头捕捉了这种矛盾:猎民们在记者的摄像机下欢天喜地乔迁,入夜后却在月光下偷偷地掉泪。顾桃认为,记录本身就是在参与。

顾桃在SmallRig Onsite在场栏目现场接受采访
他不仅是一个旁观者,更是亲历者和引导者。他像鄂温克人一样生活,在森林中饮酒、寻鹿、劳作,从而拍出鄂温克人那种野性、疼痛与粗粝的生活状态。当主持人问到纪录片创作的方法时,顾桃给出了独特的见解:“纪录片没那么复杂,但如果你去学怎么拍纪录片,你就变得复杂了,你就变得有模式了。你就要考虑构图,你就要考虑光线,你为什么就不去考虑人的情绪呢?”在顾桃的作品中,技巧始终都不是最关键的部分。他更关注被拍摄者的情绪是如何呈现的,以及作为创作者,他自己的情绪如何表达。
顾桃称一直坚持用DV而非更专业的摄影设备来拍摄作品,比起技术层面的迭代,他更关心如何更准确直接地在纪录片中呈现自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那些情绪。为了让情绪能够自然流畅地呈现出来,顾桃在影片中更多使用相对连贯的长镜头来记录影像。长镜头让影片整体的视听节奏更有延续性和连贯性,让观众来得及慢慢地感受猎民与森林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

顾桃在SmallRig Onsite在场栏目现场接受采访
通过这次对话,顾桃在《Onsite在场》节目中分享的创作理念,展现了纪录片作为社会记录工具的价值所在。通过镜头,他让外界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和个体命运。乐其创新SmallRig通过《Onsite在场》这样的节目,为影像创作者提供了交流与思考的平台,践行着其“为全球影像场景和影像创作者提供支持性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理念。无论是顾桃的纪录片创作,还是乐其创新SmallRig的产品支持,都在以不同方式履行着同样的使命:让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瞬间得以保留,让每一次“在场”都有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