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青春华章丨漫评:执笔青春书写“水韵”华章

黄海之滨连云港,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加持,让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港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9月22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在南京启动,采访团沿水脉前行,记录“水韵江苏”时代风采。9月24日,采访团来到连云港。

水脉连着国脉,水情关乎国情。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时强调,要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近五年来,江苏治水兴水的新篇章背后,正是无数青年将理想融入国家水网建设的动人实践。当青春的脚步丈量江河堤岸,智慧的火花闪耀在泵站闸所,个体的奋斗便与国家的命脉紧密相连。

以创新实干攻克治水难题,需要青年勇挑重担。在江都水利枢纽,青年技术团队持续优化调度方案,守护着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的“水龙头”;在太湖治理一线,年轻科研人员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质的精准监测与预警。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是破解复杂水情的钥匙,是推动水利事业现代化的核心引擎。正如连云港港通过“数智赋能”实现传统作业模式的蜕变,水利领域的青年也正以技术革新提升水治理的效能与品质。

青春的价值,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实践中得以升华。治水兴水,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支撑可持续发展。当青年工程师目睹清澈江水润泽干涸的土地,当科研人员见证一度浑浊的河湖重现鸢飞鱼跃,他们所收获的不仅是职业成就,更是对“国之大者”的深刻体悟。这种精神富足,构成了青春最珍贵的价值坐标。

传承水利精神,更需要青年一代的接续奋斗。从古之大禹治水到今天的长江大保护、国家水网建设,中华民族的治水史是一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史诗。“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正由青年赓续传承。他们以水为师,涵养包容坚韧的品格,以永不懈怠的姿态,让水利事业薪火相传。

执青春之笔,蘸满智慧与汗水,必能在祖国大地上描绘出更加壮美的水韵华章。从连云港的智能化码头到纵横江河的水利枢纽,青春力量正以数智赋能,让传统领域迸发新活力,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钟宇/文 青声漫语工作室/图)

责编:夏晓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