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公司新闻 > 正文
创投观察站|氢芯动力靠“氢”工速入“中车系”

新华日报财经讯 9月10日,位于苏州张家港的“氢芯动力”正式更名为“中车氢芯”,并获得新一轮融资,由中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领投,中国中车和湘投集团跟投,注册资本增加173.83%,经营范围增加“道路货物运输”。

中车氢芯基本信息

从变更情况细看,此次中车氢芯股权结构,业内观察人士指出,这一股权重构标志着中国中车集团将氢芯动力从一个区域性子公司,提升为集团层面整合氢能核心技术与资本的战略平台。中车氢芯成立于2024年7月,是从苏州氢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氢谷动力)独立出来的一家公司。

氢谷动力前身是苏州中车氢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由中国中车与张家港政府联合成立,是中国中车在氢能领域唯一平台公司,注册资本达18亿元。该公司已获得8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数量过半。公司的核心技术为燃料电池阳极排氮控制技术,该技术通过二级分水,减少排氮时间,提高氢气利用率,有助于保持氢气压力的稳定。

核心产品是“轨道交通高功率大容量模块化氢能源动力系统”,灵活适配铁路牵引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等多场景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部署与维护,突破传统动力系统在续航、环保及极端环境适应性上的瓶颈,为轨道交通绿色转型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中车氢芯专利信息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作为氢能源产业链上游,发电用燃料电池主要采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而电堆则是氢燃料电池的主体部分,在电池成本中占比最大,主要由质子交换膜、电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双极板等零件组成。

氢燃料电池电堆主要材料

江苏作为全国氢能装备产业完整度、集聚度较高的区域之一,已经形成以国富氢能、江苏中车氢芯动力、兴邦能源、华昌能源等企业为核心的氢能列车配套产业集群,覆盖氢燃料电池系统、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电堆、储氢设备、电源等关键部件,在车载供氢系统、燃料电池电堆、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环节占据领先地位。

今年2月,江苏发布《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氢能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车超1万辆;到2030年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

合作是共赢的关键。近日,在江苏省氢能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上,中车氢芯与江苏氢璞两家苏企达成合作,签署了出口型“城际列车燃料电池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氢能源“技术+场景”的互补优势,为城际列车,特别是出口型列车提供小而轻且动力强劲的氢能动力系统,为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按下“加速键”。

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稳步推进。京沪高速开展长途干线氢动力物流运输试运营;2400千瓦氢能源动力火车投用;轻型氢内燃飞机原型机首飞;甲醇船舶“国能长江 01”轮实现煤炭装载运营;5500马力氨动力拖轮成功加注船用氨燃料;大型甲醇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实现“船—船”加注……

氢能轨道交通,被看作是实现交通领域“深度脱碳”的升级方案。而作为大功率列车“心脏”技术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也已贴上了“江苏智造”的标签。今年7月,全球首列氢能市域列车在长春完成试跑,靠氢“充电”,奔跑时只排放水,氢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已经从四轮迈向轨道。

从核心技术突破到资本战略升级,再到政策强力支持,江苏的氢能产业,正凭借在这一高端应用领域的“硬实力”,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或许不久后,一列列搭载着苏氢的零碳氢能列车,将成为穿梭于世界各地的“江苏智造”新名片。

本文素材来源:

氢能观察《中车参投!氢芯动力获得融资》

中车产投《中车产投旗下氢芯动力公司前沿技术亮相国际铁路展》

投融湾《苏州、常州新增两家融资成功的企业,其中一家被中车产投领投!》

栏目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 见习记者 叶睿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