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作为新质高技能人才研修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无锡市工程师学会承办的“2025年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班”于近日顺利结束。培训班历时一个多月,涵盖集中理论学习、在岗实践研修与企业现场实训三个阶段,共吸引来自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锡柴工厂等企业的20名技术骨干参与。
在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本次培训以“智能化产线的建设”为核心课题,设置224总学时。旨在提升对智能化产线的认知,掌握智能化产线建设的关键技术,熟悉智能化产线的设计与实施流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紧跟行业动态与技术前沿,加快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学员先后在一汽锡柴“顾健技能大师工作室”、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九霄科技“自动化中心”、威孚高科“徐其根技能大师工作室”及“5G智能制造创新应用实验室”等地开展理论与实操学习。
聚焦前沿技术,强化实践应用
本次培训特邀南京大学、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以及威孚高科、九霄科技等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和实训指导。涵盖从视觉感知、算法优化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知识体系。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系统更新,更是职业能力的一次飞跃。 通过接触机器人3D视觉、5G智慧工厂、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私有化部署、智能制造虚拟平台等前沿技术在智能工厂建设的特点及应用,并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感受前沿技术的作用,与行业专家交流探讨前沿技术对自身工作的推动作用。很多学员反馈,培训内容紧密结合生产一线,所学即所用,大大提升了其在岗位上的技术自信与创新能力,为个人职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
立足企业实际,推动产线升级
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学员在报告中分享了其参与“6DM缸体线自动检测与智能换刀项目”的实践经验,通过引入自动化检测岛和智能换刀系统,实现产线减人18名,效率提升2.3%。此类培训直接助力生产优化与技术升级。 学员将所学前沿技术迅速应用于实际产线,不仅提升了设备智能化水平,还实现了减员增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企业通过参与培训,进一步打通了产教融合的通道,加速了智能制造技术的落地应用,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为持续推动产线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赋能个人成长,助力区域智造
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掌握机器人、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正成为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力量。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培训,一批掌握新质高技能的技术骨干迅速成长,成为企业智能化改造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推动本单位技术迭代,更在区域内形成示范效应,加速智能制造应用场景的推广与复制,为构建无锡市智能制造高地、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注入了持续的人才活力。
无锡市工程师学会自2022年起持续承训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班,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桥梁和平台作用,为无锡市打造智能制造高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而此次培训在 2025 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开展并圆满完成,既是对全国科普月 “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主题的积极响应,也是以 “技能培训 + 实践应用” 的创新形式,将前沿科技知识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让新技术科普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实际动力。未来,学会将继续以全国科普月等重要科普节点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培训体系,为培育更多符合现代企业需求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质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让科普之风吹遍产业发展各个角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