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5年“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苏州携超十万个优质岗位拉开秋季引才序幕,首站吸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师范大学等合肥高校2026届毕业生参与。

来苏州,创未来。“校园苏州日”这一延续十年的引才品牌,以“智能招聘+精准服务+政策护航”的全新组合拳,为青年人才提供从求职到安居的全链条支持,打造“来了就是苏州城市合伙人”的归属感,全方位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十年品牌迭代,
AI赋能人岗精准适配
“校园苏州日”是苏州招才引智工作的重要品牌,自2016年起已连续开展十年,累计举办近百场重点专场招聘活动。为深入推进“百万人才新增计划”,进一步吸引集聚青年人才,苏州从今年春季就深入重点高校引才,秋季面向新一届毕业生启航再出发。

今年,为了让更多毕业生高效对接苏州岗位,苏州创新推出智能招聘平台FlashOffer,通过企业提前录岗位、学生提前投简历、线上先匹配、线下再对接,借助AI赋能,一键上传简历即可帮助同学们更快锁定心仪的匹配岗位,打造更懂年轻人的智能求职搭子。
同时,苏州还通过市县联动,深入C9、“双一流”等高校密集城市,选择重点高校举办含苏州在内的11场城市专场招聘会,精准组织同城高校学子参与对接,力争举办一场校招、辐射一座城市。

前期,苏州已组成10支小分队,分赴各大城市高校开展岗位政策对接宣介,并首次通过“校园苏州日”秋招空中宣讲会方式,帮助更多同学提前了解苏州。此外,“我和苏州超合拍”首届大学生视频征集赛火热开展,以视频镜头收集全国年轻人眼中的活力苏州。从春招季到秋招季,苏州连续在10余个城市重点高校周边地铁站投放人才广告,把来自江南的“青春请柬”递到全国学子身边,释放一座城的引才诚意。

十万岗位集聚,
产业集群全面布局
聚焦“1030”产业体系,苏州智能招聘平台集成超10万个青年人才岗位、近6万个应届生岗位、近6000家用人单位,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产业领域。

据了解,本次秋招岗位供给汇聚了苏州发展的“中流砥柱”与“新兴力量”,包括苏州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恒力集团、盛虹集团、沙钢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亨通光电、长光华芯、绿的谐波、汇川动力、天准科技等上市企业,轨交集团、国投集团、江苏金服等国有企业,苏州银行、东吴证券、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等高校院所,苏州中学、苏大附中、人大附中等教育机构,苏大附一院、苏州市立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以及魔门塔、追觅科技、正力新能等中国独角兽企业。

苏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合肥专场上,根据学生简历和岗位匹配结果,遴选100余家苏州优质用人单位携3700余个校招岗位来到现场,吸引中国科大等合肥地区高校的毕业生开展精准对接,思必驰等知名企业现场开设“职通面试间”,开通offer直发渠道。

文化政策双浸润,
全链护航人才成长
江淮同脉,科创同源,苏州与合肥高校的合作已沉淀为20余载的携手同行,合肥众多高校已成为苏州创新发展的“智囊团”与“人才库”,近三年平均每年有约7000位合肥高校优秀校友选择扎根苏州。

“校园苏州日”合肥专场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嘉宾、苏州贝昂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冉宏宇分享了在苏州创业、工作生活的经历,苏州实验室、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等用人单位代表详细介绍了平台优势和岗位需求。
现场还首发“校园苏州日”宣传片《来苏州,好事成双》,从毕业季青年人生选择出发,展现苏州工作生活两全其美的状态。为增进学子对苏州的直观了解,活动同步设置青春市集,通过特色伴手礼、打卡点、美食及非遗互动等环节,多维度展示苏州城市特色和文化魅力。


为破解青年人才生活成本痛点,苏州推出“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针对生活居住成本,苏州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本硕博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800元、1000元、1500元的租房补贴,连续补贴2年,在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工作的可延长补贴1年;连续工作满一年的,还可叠加享受1万元、3万元、10万元的生活补贴,现场更提供面试交通补贴、青年人才驿站等政策快速申请通道。现场发放苏州青年人才政策宣传页,扫码可进入依托大语言模型打造的人才政策智能匹配平台,以用户问题为导向提供精准即时的咨询与方案生成服务。

此次合肥站作为秋招“首秀”,标志着2025年“校园苏州日”全国秋季引才全面拉开帷幕。后续,苏州还将在武汉、上海、天津、北京、哈尔滨、南京、济南、西安、成都、苏州等城市举办高校专场招聘会,向全球青年人才发出“来苏州,好事成双”的诚挚邀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盛峥 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