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水韵江苏 风雅德比|连云港vs镇江:山海映金浪,桂香漫绿茵

金秋的风掠过江苏,一端吹得连云港的山海翻涌粼粼金浪,一端拂得镇江的江河荡漾着沁人桂香。927苏超最后一轮常规赛,连云港主场迎战镇江的绿茵对决尚未开哨,两座浸透着千年底蕴的古城,已先以诗为媒、以景为韵,展开一场跨越山海江河的风雅德比,让千年文脉在笔墨间碰撞,为这场比赛写下最富诗意的序章。

自然风骨:山海磅礴与江河温润

连云港的风骨,是东海浪潮与云台山共同锻造的。这座古城海州的城市,东枕连岛青黛色的臂弯,惊涛骇浪拍打礁石,激起千层雪;背靠气势磅礴的云台山,苍柏虬枝深扎崖壁,横揽漫天云絮。

清代诗人张学瀚在《东连岛》里写万里洪波挂席行,归帆点点望分明,正是连云港最鲜活的模样:船只破浪而行,像是撒在海面上的碎银,每一点轮廓都随着潮声愈发清晰,连空气里都裹着山海奔涌的刚劲。

而镇江的风骨,是温润的江河。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此相拥,江水的浩荡与运河的绵长融成一片。站在金山之上,货船推着清波缓缓行驶,北宋王安石曾泊船于此,写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想来彼时的秋江,薄雾漫过江面,把金山寺的飞檐晕成淡墨,是江苏水韵最温柔的底色。

人文风骨:西游奇趣与三国豪情

提到连云港,就不得不想起《西游记》的奇幻灵动。秋日走进花果山,最先撞入眼帘的一定是秋意盎然的山路,银杏树的暖黄、乌桕树的绯红,像是给山体披上了鲜艳的花衣。

古柏的枝干虬曲如腾云,枝叶间似有猕猴的影子一闪而过。行至水帘洞,飞瀑从崖间垂落如白练,水珠砸在石板上,叮咚声脆得像碎玉,恰应和着吴承恩写下的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的壮阔,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神话里的景致。

镇江的文脉藏在三国历史之中,一座北固山,半部三国史天下第一江山石刻苍劲有力,每一笔都刻着英雄往事:孙权曾在此筑城拒曹,刘备曾在此招亲联姻,辛弃疾登亭远眺,写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慨叹。

秋日的北固山最是肃穆,江面上的船只驶过,留下长长的水痕,仿佛要把历史的印记拉向远方。连西津渡的青石板路都透着沧桑,唐宋时的渡口遗址还在,旧时的码头石阶被磨得发亮,秋日的斜阳照在斑驳的砖墙,能看见当年商旅往来的影子,听见漕运船只的号角声在时光里回响。

食物风骨:盐雪咸鲜与香醋绵长

连云港的烟火味,是千百年前海盐的清甘。这里的盐业能追溯到西汉,清代《海州志・盐法》载,一望青山下池盐积似陵。晶莹初降雪,皎洁乍消冰,道尽了盐场的壮阔。

秋日的盐场格外好看,盐池里的盐堆得像小山,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风一吹,能闻到淡淡的海盐香。当地人选新鲜的海产,用海盐腌制成干货,或是直接清蒸,让海鲜的鲜甜与盐的清甘融在一起,一口下去,满是山海的馈赠。

镇江的舌尖余韵,是香醋熬出来的绵长。据说早在南北朝时,这里就有了酿醋的技艺。秋日的醋坊最是热闹,新酿的醋在陶缸里发酵,掀开缸盖,醇厚的醋香能飘出几条街。当地人吃锅盖面,必浇一勺香醋,酸香裹着面的筋道,再配上一块肴肉,咸鲜里带着微酸,满口都是江河滋养的滋味。

927日晚,当花果山的银杏叶飘向苏超赛场,当北固山的桂花香漫进连云港主场,比赛哨声响起,连云港队的山海之勇与镇江队的江河之韧将在绿茵场相遇——但这从不是一场简单的胜负对决,就像两地的诗,一刚一柔、一豪一婉,最终都将化作写给江苏的秋日情书,让千年文脉在欢呼声中,续写属于新时代的风雅篇章。

实习生 黄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芳 

图片来源 连云港发布 云台山景区管委会 镇江发布

责编:吉凤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