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十三妹”出圈记》今天首发。在常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交汇点大平台、新华日报社常州分社与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编辑团队通力合作,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图书的策划、写作、出版,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是常州队的拼搏精神激励了主创团队,高效地完成了这本书。

这是一支草根球队逆天改命的全景记录。书中有一群普通人的画像,人生如球场,屡战屡败看似命运的注定,愈挫愈勇则是主动的姿态。从八场零进球,到三场连进球。这证明了平凡人的坚持不放弃,有意义。在这本书,普通人是主角,带给我们最多感动。东哈东北烧烤店的老板娘、身患白血病的小球迷何同学……苏超给了普通人舞台,这座城市给了普通人机会。这是一本励志的书,但不是成功学的“鸡血”,而是养成系的“治愈”,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角色的投射,收获自己的答案和启示。

这是一座城市破圈走红的营销秘笈。从“苏超的梗有一石,常州独占八斗”,到苏超赛事300多亿次传播量,常州占了100多亿。如何把一开始的“自来水”变成流量“瀑布流”,进而成为资源池、现金流?常州的城市营销精心策划,环环相扣,让人耳目一心,惊呼脑洞大开。从端午节的全省率先向客队市民免费开放景区,到率先推出美食市集,然后是推出智造土特产新能源汽车、组织CEO看苏超…球场内每输一场,球场外都要扳回一局。一开始,有人给常州队编了队歌——无人扶我凌云志,反正我也上不去。到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常州队是妙招迭出的神秘之师。要看穿其中的奥妙,值得细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城市精神密码的具象读本。一场比赛只有九十分钟,但我们书里的时间轴贯穿了2000多年。这是一种很奇妙的链接。客场对战淮安,进球被吹。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回应赢得全网赞誉,让大家想起了这座城市人文始祖季子,背后是信义之城的历史底蕴。如今,很多人抢不到球票也要来一趟常州,可以体悟到苏东坡的“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的心境。据说,经过这轮赛事,常州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水涨船高了。这座城市“创新求变”的基因,在这个夏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场内输光笔画,场外赢得万千宠爱。骨子里是常州人的输得起、更要赢得回来的执着信念,这不正是清代恽敬等人总结的“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精神。所以说,跟着“苏超”来读城,理解这座城和这里的人,值得细读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之所以人人都爱“十三妹”,因为你我皆是“常州队”。球员的努力拼搏,球迷的不离不弃,市民和网友的热爱呵护,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聚焦传播,组成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常州队,共同托举了“十三妹”的出圈走红。所以说,很荣幸作为常州队的一员,记录下了这个夏天一段热辣滚烫的故事,一份全力奔赴、全情守护的经历。
今晚,常州队客场对战苏州队。这是两支赛前已无缘八强的队伍,仍是一票难求、热度不减。接下来的日子,没有常州队的苏超,大家可能很快会觉得少了些什么。就像生活中少了糖,炒菜少了盐。
不过没有关系,这段离开常州队日子里,这本书会给你慰藉。对于常州队而言,我不在江湖,江湖仍有我的传说。而且我们相信,常州队会书写更多传说。期待明年,我们继续记录,一支球队和一座城市的向上生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仇惠栋 徐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