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以来,江苏最热门的话题是“苏超”。其实,江苏不止一种“苏超”。除了足球,在工业制造、工程建设、区域经济、科教文化等很多领域,江苏都有门类丰富、实力领先的“超级”名片。
中秋月圆,万家团圆。值此佳节,交汇点新闻联合江苏工人报社发起“同苏超 AI团圆”公益活动,以足球的热情传递关怀,用科技的温度跨越距离,为可亲可敬的“苏超”建设者送上一份特别的中秋礼物。活动将面向坚守在一线、不能与家人团圆的江苏超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者,通过AI技术生成“全家福”,这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封承载温情的数字家书。
在这个双节同庆的日子里,我正驾驶着“钢铁巨龙”,在苏州东隧道的地下深处向前掘进。虽不能与亲人相聚,但能为国家重大工程尽一份力,心中满怀骄傲与自豪。衷心祝愿家人健康快乐,愿工程平安顺利推进,大家的日子都越来越好!
在苏州阳澄湖畔地表以下28米的深处,整机总长134米、直径14.8米的“钢铁巨龙”正静默而坚定地向前推进。控制室内,吕彬——这位中铁十四局南通至宁波高铁项目TYZQ-1标段的盾构机机长,正凝神注视着屏幕上跃动的数据,手指精准调控着这台重达4200吨的庞大设备。
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重逢,吕彬依然选择留守在这条被称为“中国高铁第一长隧”的苏州东隧道深处。他说:“一家不圆万家圆。能参与这样的国家工程,是我的荣耀。”

苏州东隧道,是中国目前建设标准最高、高速铁路隧道中里程最长、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城市隧道工程。它全长11.658公里,最大埋深58米,水土压力高达8巴。它需穿越多座高层建筑、众多河网湖泊,并下穿中国运输最繁忙的京沪高铁与沪宁城际。
“长、大、深、险、严”,隧道的施工难度在五个字间凝聚了巨大的挑战。而吕彬所驾驶的盾构机,是国内首台采用“同步拼装与同步注双叶浆”技术的设备,可以实现掘进与管片拼装同步作业,将效率提升30%—50%的同时更好控制地面上浮和沉降。目前,隧道已完成6.5公里多掘进,达总长的55%。

如今,他的“圆”,是工程顺利推进、是千万人未来出行的便捷,却也是对孩子一次次承诺的落空。“每次抽空回家,孩子总扯着我衣角问,‘爸爸能不能不走?能不能再待几天?’答应了陪他们去动物园、教他们骑车……很多都没做到。”他停顿了一下,“作为父亲,我心里是有亏欠的。”
当被问及节日心愿,吕彬的话语朴实却有力:“希望家人健康快乐,愿工程平安顺利,更祝福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
这不是吕彬一个人的故事。在中铁十四局,双节期间仍有400多名建设者坚守一线。他们以大地为卷、以汗水为墨,书写着“交通强国”的时代诗篇。

现在,从南通到宁波的行程需近4小时,待通甬高铁通车,时间将大幅缩短。吕彬常想象未来某一天,列车呼啸穿过他曾奋战过的隧道,窗外是曾经沉默的地层,车内是奔向团圆的人们。
“那时,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他说。
一家不圆,却守护万家团圆。吕彬和他的同伴们,正用奉献重新定义着这个时代的“团圆”——为千里通途,为思念更近。(朱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