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小财迷的青海vlog|青海菜直供港澳,这里有江苏的“神助攻”!

你知道吗?青海互助县种的蔬菜通过“特快专列”,两天就能从田间地头抵达港澳同胞的餐桌,而这其中可有着咱们江苏的一份“神助攻”哦?苏青协作如何玩转菜篮子,促成大产业?近日,记者跟随江苏“三个专项”工作采访团来供港蔬菜基地一探究竟。

蔬菜产业是一项保供给、稳物价、促增收的惠民工程,来到供港蔬菜基地,成片的覆膜田块泛着银光,十多名务工人员正在进行菜苗移栽定植。“我们这地方凉快,没污染,虫子少,菜长得实在。”一名务工人员告诉记者。

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李有全指着一茬水灵灵的羽衣甘蓝介绍,互助县蔬菜种植有三大优势:“一是气候优势,互助县平均海拔2600米,气候冷凉,尤其是5月至9月是全国最佳的蔬菜生产期,也是粤港澳等南方地区蔬菜最为紧缺期。二是品质优势。互助县域内化工企业少,水土干净无污染,生产出的蔬菜产品品质高、肉质肥厚、口感好。三是基础优势。互助蔬菜由起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种植,生产也由自给型向外向型发展,品种由十几个增加到现在的上百个,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销售经验。”

然而,光有好环境还不够,酒香也怕巷子深。以前这么好的菜,怎么卖出去、卖上好价钱是个大难题。这时候,来自我们江苏的‘队友’——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就闪亮登场了!

2017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与互助县建立对口协作关系。新吴区来的援派干部发现,互助县气温凉爽,非常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蔬菜可以在夏天错峰上市。于是,便以冷凉蔬菜产业为突破口,为群众打通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

从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来互助挂职的互助县委常委、副县长谢振胜告诉记者,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和互助县围绕互助打造“七彩农业”名片目标,依托互助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蔬菜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新吴区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共同谋划、高位推动、强化协作、双向奔赴,积极探索“项目联建、技术联合、推介联动”的冷凉蔬菜发展模式,全力以赴建基地、补链条、抓输出、促增收,全县冷凉蔬菜产业呈现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显著提升、口碑越来越好、销量逐年攀升、群众收益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李臻业介绍,2022年以来,互助县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1800万元,建设蔬菜保鲜库、移栽机、喷滴灌、防爆网等配套基础设施,使互助县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全县供港澳蔬菜基地由原来的1万亩增加到了现在的2.3万亩,产量达到4万吨,实现产值超1亿元,带动农户就业30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3000万元。同时,通过举办“青货出青”系列活动和落实销售奖补、物流补助政策等方式,有力带动了冷凉蔬菜输出和群众增收,越来越多互助冷凉蔬菜走进了东部地区城市商场、端上了百姓餐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愿 华苏杰

责编:洪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