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技术突破!文物医生成功“加固”三星堆象牙,国宝终可直面公众

说起在三星堆修复文物,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保护脆弱易损的象牙。9月27日,在四川德阳举办的2025三星堆论坛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三星堆象牙保护技术已取得突破,不久的将来,公众就能在博物馆看到这些珍贵的象牙文物。

三星堆7号祭祀坑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三千多年前,古蜀人祭天敬神,象牙是最珍贵的祭品之一。三星堆近年来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就出土了700多根象牙,金沙遗址甚至发现了数以吨计的象牙。

尽管出土数量惊人,公众却很少在博物馆中见到整根展出的三星堆象牙。原来这些象牙作为有机质文物,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外表看着还是一整根,内里早就糟朽。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就会迅速化为粉末。

三星堆4号祭祀坑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更棘手的是,像三星堆与金沙这样大规模出土整根象牙的遗址,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因此相关的保护研究长期处于空白,几乎无成熟经验可循。正因如此,三星堆新出土的象牙大多仍保存在恒温恒湿的库房中;而为了保护金沙遗址的象牙,考古人员甚至不得不将它们重新深埋回地下。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蒋璐蔓介绍,该院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9家科研单位,通过系统研究古蜀象牙的保存状况、病害类型及劣化机制,成功研发出一套包括现场保护与脱水加固、微生物原位加固在内的关键技术。

依靠这套技术,团队不仅成功提取了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的700多根象牙,还完成了少量提取象牙的加固保护。经此技术处理后的象牙,强度显著提升,可以达到在博物馆直接展出的要求。目前该技术正在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保护中开展应用示范,已有一件完成加固处理的象牙在成都考古中心展出。

在成都考古中心展出的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观众将在三星堆博物馆里,亲眼见到这些新出土的象牙。”蒋璐蔓说。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