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四位女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诀,她们中最年轻的92岁

国医大师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截至目前,已评选四届。在皮科、妇科和肾病领域,有这4位女性国医大师,行医几十年,她们对养生颇有心得。

陈彤云(104岁):

人要动,动才有活力

陈彤云,1921年生,第四届国医大师;专攻皮科,以中医整体观辨治皮科病。

陈彤云分享了这样一个口诀:口中话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

说话费精神、费力气、费脑子,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一天到晚不停地说话,使气得以充养。

不要什么事全挂在心里。少思虑,莫忧愁,放宽心,减压力。

肚子不要吃太饱,八分饱就够了,饮食有节。既不要嗜食无度,也不要盲目减肥。

睡觉7-8个小时为宜,不足或过多都有害。

她还提到,规律的作息使人气血顺调,熬夜对皮肤的负担很大,暗耗阴血还会导致精神不振、头晕心悸等。

她建议大家要保持食物多样化,尤其是蔬菜,能帮助排便、增强胃肠道功能。多喝水、按时排便也有助于机体气机通畅、肌肤润泽。

同时,少吃甜腻之品,摄入过多糖分后,皮肤油脂分泌会变得旺盛,容易阻塞毛孔。

辛辣之品也要少吃,过食辛辣会灼伤体内津液,耗液伤津,皮肤润泽度下降,油脂分泌增多,粉刺、脓疱也会随之出现。

柴松岩(96岁):

保护肾气,延缓衰老

柴松岩(曾用名:柴嵩岩),1929年生,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创“妇人三论”,完善“肾之四最”理论。

柴老一生心态平和,看淡金钱。她将研究20余年的葆宫止血颗粒验方无偿捐献,该药列入医保13年,柴松岩面对每年数亿元的巨大效益分文不取、泰然处之。

柴松岩认为“肾衰最早”,想要延缓衰老就要保护肾气,避免过度消耗。“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眠是最好的补药”是她的经验。

“学会‘躲’,学会‘选择’,尽量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家长里短、是是非非离得远远的,不掺和不劳神,不自讨苦吃。即便是高兴的事,也要把握度,学会适度控制。

柴松岩建议饮食平和、清淡,不吃太燥热或者太寒凉的食物。她说:“肥甘厚味滋腻,多食脾不运化,水湿内停,就有疾病发生的可能;阴血不足是女性养生大忌,辛辣之品伤阴。”

柴松岩喜欢喝茉莉花茶,因为茉莉花就比较平和,但是肠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喝茶,容易影响胃肠蠕动。

柴松岩早年喜欢听相声,晚年依然如此,这一习惯保持了几十年之久。“相声给我带来欢乐”,她说。每每入睡前听上一小段,伴着笑声,渐入梦乡,感受明天的美好。

邹燕勤(92岁):

不吃冷饮,护好脾肾

邹燕勤,1933年生,第三届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擅长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师承其父。

(中间手捧花的为邹燕勤)

皮肤无斑、面色红润、思路清晰、言语有力、精力充沛……邹燕勤一直都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对生活的热爱。她录视频、讲养生,“不吃冷饮”的养生家训还上过热搜。

她的饮食就是做到“好、少、淡、鲜、慢、温”这六个字。她不吃辣,再好吃的东西也会控制食量。

她的父亲、我国中医肾病学宗师邹云翔先生从来不让家人和孩子们吃冷饮。他说“胃喜温不喜凉”,“肾也是喜暖不喜寒”,冰冷食物对胃伤害大。人体的气血、五谷营养,都要靠脾胃来吸收运化,人靠肾脏排除人体代谢毒素,所以保护好脾胃和肾脏非常重要。

邹燕勤(左一)和邹云翔(左二)

运动养生方面,她会做操,比如颈椎操、上肢操、下肢操等,她还每天行走3000步。在情志养生方面,她经常种点花,养点药用植物,有的时候写写字、弹弹琴,有的时候看书,在看书当中获得知识也得到快乐。邹燕勤说,白天充实了,晚上睡觉也会很香。

在她门诊的桌子上,总有一杯茶。她说,不管在哪里,她的养生茶都会随身带。薄荷叶、枸杞、菊花、玫瑰花、三七花,还有一些茶叶。薄荷可清咽解毒,枸杞和菊花可以养肝明目,玫瑰花可理气疏气,三七花养血活血。茶叶分季节,冬天会放红茶,夏天放绿茶。

刘敏如(92岁):

自在自律,热爱生活

刘敏如,1933年生,第二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擅长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闭经、不孕等妇科病。

“任性”“不拘束”是刘敏如常对自己的形容。作为地道的成都人,刘敏如有着川妹子的豪爽之气。虽已年过八旬,仍是“想睡就睡,说熬就熬,完全随性”。

追求生活自在,享受随意,同时她又是一个很自律的人。她说,“自在和自律,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只要把握好度,掌握好平衡就很好了。”比如好吃的东西不能敞开了肚皮无节制地吃,既不能毫不运动也不能运动过度。

刘老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她喜欢参加公益活动,这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亲朋好友的聚会上,唱歌、跳舞她也很放得开。

“钢琴我会弹,也经常和朋友去唱歌,空余时间经常画画。”在她看来,这些爱好也是养生秘诀。

刘老有一句口头禅“等我老了以后”,她并不觉得自己老了,不认老、不服老,心态依然年轻。

2007年刘老和老伴金婚纪念

 

责编:袁俊华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