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9月28日,扬州古刹重宁寺缓缓敞开大门,同步启幕的“重宁启·珍宝现”文物珍品展,为观众拉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本次展览围绕“不美不成器”“不精不典藏”“不稀不瞩目”三大视角梳理展品,涵盖瓷器、玉器、书画与杂项四大门类,时间纵贯唐宋元至民国,系统呈现了不同时期的文物风貌。这不仅是重宁寺时隔多年的首度对外开放,更有多件稀世珍品迎来“首秀”,其中首次公开的海瑞信札册页,更让观众得以一窥明代名臣的笔墨传奇。

作为扬州现存最完整的清代佛教建筑群,国家级文保单位重宁寺这次不再是单一的历史遗迹。为扩大优质文博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更多文物资源从库房走向公众,扬州此次创新性地将重宁寺与200余件展品有机融合,让观众在清代佛教建筑群中沉浸式感受文脉传承,在推动文物“活化”与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创新一步。
顺着策展思路,展览对文物“藏”与“传”的关系也有着深刻思考。“藏,不是终点,传才是,所以这次我们拿出了不少‘压箱底’的宝贝。”来自扬州文物商店的专家坦言,如何让这些文物走出深闺、融入当代生活,一直是他们探索的课题。“希望借助这样的展览,一方面响应‘让文物从库房走向公众’的号召,将其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也引导公众品味其中的线条、色彩、构图与意境,这本身也是对中式审美的一种培养与熏陶。”
在众多文物珍品中,元代釉里红开光祈雨图大罐稳坐“C位”,腹部的四个菱形“开光”纹样尤其引人注目。“这些纹样以四幅‘连环画’的形式,完整讲述了古代筑台祈雨的故事。”中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钱伟鹏介绍,画面依次呈现“天下大旱”“筑台求雨”“龙王降雨”“下过喜雨、万物复苏、船只启航”,每个场景环环相扣,不仅情节完整,更生动还原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

而让这件大罐跻身“存世孤品”行列的,还有其极高难度的釉里红烧造工艺。钱伟鹏解释道,釉里红以铜为呈色剂,而铜离子对窑火温度极为敏感。火候不足,釉色会呈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会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则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褪色,纹饰不连贯。这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烧造特性,使得元代釉里红瓷器成品率极低、存世量极少。即便与现在声名赫赫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相比,这件大罐的烧造难度也更胜一筹。
另一件首次公开亮相的海瑞信札册页,也迅速抓住观众目光,成为“人气焦点”。现场不少游客驻足拍照,只为近距离感受这位明代名臣的笔墨与风骨。“这封书信是海瑞给当时的内阁首辅李春芳的回信,虽是私人信札,却是实打实的‘史料证据’。”钱伟鹏介绍,这不仅印证了他在江南当官时修水利、疏通吴淞江的事,还证明了他打击豪强、逼着徐阶退还霸占田地的史实,对研究历史特别有价值。海瑞手迹传世极少,此信不仅书法笔力刚劲、字如其人,内容更与史籍中所记载其刚正不阿的形象高度契合。

纵览全文仅百余字,却纸短意长。它写于海瑞在江南推行改革的关键时期,当时海瑞正力推新政,勒令前内阁首辅徐阶退田于民,时任内阁首辅李春芳曾特意致信说情。而海瑞在回信中既坚守原则婉拒请托,又坦诚剖白心迹,写下了“生区区欲存翁退产,为此公计久远也”,清晰表明清退田产并非针对个人,既是秉公执法,更是为徐阶的长远声誉考量。短短数语间,一位不畏权贵、克己奉公的清官形象鲜活浮现。
在此次展览中,明永乐青花花卉纹菱口花盆作为明代瓷器巅峰水准的典型代表,也为观众揭开了中国瓷器与时代气韵之间的深层关联。远远望去,花盆就像是四瓣海棠花,巧妙借鉴了波斯金银器的风格,尽显异域风情;釉面厚润如脂,青花发色尤为惊艳,采用进口的“苏麻泥青”料绘制而成。有意思的是,永乐、宣德年间恰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时期。这件花盆的进口青花料、融合异域元素的造型,恰好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生动见证。

当天,书画展区还为观众呈现了书画艺术的多元风貌。其中不乏董其昌、陈继儒的书法,蓝瑛的山水,陈洪绶极具个性的人物画,以及刘墉等帖学名家的墨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唐寅的《怀楼图轴》,这幅为同乡蒋鸣远创作的山水轴,以“百尺高楼寄所怀”的题诗传递浓浓乡愁,笔墨细腻工整,皴法灵活多变,是吴门画派的经典之作。此次还特别设置“扬州八怪”展区,郑板桥的兰石、李鱓的松树,这些作品以诗书画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束缚,凸显的强烈个性表达与地域文化特征,成为清代艺术生态中一抹鲜活的亮色。

据了解,此次展览自9月26日开启线上预约通道后,反响热烈,首日预约人数便突破千人。为拓展文化影响辐射范围,扬州运河文投集团不仅在长三角地铁循环播放展览宣传片,还点亮了江浙沪皖15个高铁站大屏,吸引了大量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周边城市的文化爱好者,形成跨区域观展热潮。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现场引入了全球电子纸显示技术领军企业川奇光电的75寸彩色电子墨水屏,该产品以低功耗、柔光显示的特点,实时切换文物介绍,实现新科技与老文物的和谐共生。
“为了一座博物馆甚至一件文物奔赴一座城,正成为时下文旅消费的新热点。”扬州市运河文投集团负责人表示,“我们旨在通过打造精品展览、创新文化体验,将重宁精品展打造成城市文旅的‘新入口’与‘核心吸引力’,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的文旅热度和文化影响力。”据悉,重宁寺此次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2月,并计划在此期间开展多轮换展,持续推动更多“库房宝贝”走入公众视野,让更多人品味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韦 李鑫津 韩然百/图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