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按照《中国渔政“亮剑 2025”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农业农村部 公安部 中国海警局关于开展2025年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部署,江苏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对象和重点海域,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海洋伏季休渔大局稳定和各专项捕捞安全有序。据统计,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出动执法船艇1272艘次,登临检查涉渔船舶4748艘次,检查渔港码头及自然停泊点1195个次,查处行政案件399件,没收渔获物1.4万余公斤,查扣涉渔快艇42艘,清理取缔“三无”涉渔船舶、浮子筏546艘(只),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责案件6起。

海洋伏季休渔以来,省渔业执法监督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发挥海洋渔政省调执法船队“铁拳”作用,先后组织联合巡航执法行动7次,调度渔政执法船100余艘次,对全省海域开展全覆盖巡查。8月5日前,重点打击“三无”船舶与快艇非法捕捞,严管浒苔打捞渔船,维护各专项捕捞秩序;8月5日后,重点打击外省籍渔船越界捕捞,严管未开捕渔船,确保伏季休渔平稳收尾。同时,沿海各地采取海陆并举、岸线巡查、无人机空中侦查、小目标雷达监控、海上小范围短频突击行动等方式,有力有效开展执法行动,营造了露头就打、高压严管的海洋伏休执法氛围。

针对毛虾、银鱼、沙海蜇等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我省多措并举强化伴航执法。一是成立专项工作专班,严格依法开展许可审批,确保流程规范、公平公正;二是严把渔船出港关口,逐船核查船舶适航状态、船员持证情况,坚决杜绝“带病出海”;三是依托“苏渔安”系统建立专项捕捞渔船白名单,实行每日线上点验,实时跟踪渔船动态,严防其他渔船“浑水摸鱼”;四是统筹调配执法力量,以渔政执法船海上轮值方式全程伴航,及时处置违规苗头。数据显示,今年毛虾专项捕捞实现“零违规”;银鱼专项捕捞中查处的22艘渔船,问题均集中在安全设备配备等安全类领域,已全部督促整改;8月10日,对14艘已申报沙海蜇专项捕捞但未取得许可证擅自出海的渔船,第一时间责令回港,并按违反禁渔期规定全部立案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自5月1日海洋伏休以来,我省持续规范异地休渔管理,组织执法力量对停泊在本省的外省籍渔船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船舶数量、所属地区及停泊位置等底数。在农业农村部及相关保障单位指导下,我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针对外省籍渔船未签异地休渔协议违规停泊、不服从管理指令、擅自拆卸北斗与AIS通导设备等问题,逐一研究处置对策,并及时向相关省份渔业主管部门发函商请召回。在盐城大丰区“6・05”、响水县“7・10”专项整治中,共清理整治违规外省籍渔船75艘,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渔船依法立案,全程监督其余渔船驶离江苏水域。对于已办理异地休渔手续的外省籍渔船,江苏严格按本地休渔政策统一管理,省中心先后3次组织明查暗访,指导沿海市县加强渔港日常巡查,坚决防止其借专项捕捞之机违规出海。

8月5日东海区刺网等4种作业类型渔船专项捕捞启动后,江苏迅速聚焦跨界捕捞整治。通过“苏渔安”系统实时监测发现,江苏以东海域短期内涌入大量外省籍违规渔船,最高峰时超2000艘。对此,江苏一方面第一时间向农业农村部报告情况,同时向相关省份通报渔船违规信息,商请协助召回;另一方面整合省、市、县三级执法力量,开展持续专项巡航,累计驱离违规渔船1800余艘次。针对9月1日黄渤海海域伏休开捕可能出现的北方籍渔船越界南下问题,江苏提前在北纬 35° 线部署6艘执法船开展24小时值守,构建“海上防线”,有效遏制越界捕捞苗头。
我省始终将打击“三无”涉渔船舶、清理取缔“绝户网”及整治大马力快艇非法捕捞作为伏休执法核心任务,综合运用“技防 + 人防”手段巩固整治成效。伏休初期、中期分别开展2次大马力快艇专项整治,实现“常态排查、动态清零”。其中,南通提请市政府印发《2025 年全市“三无”船舶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将监管责任压实至属地政府,在通州湾示范区依托技防系统,通过无人机巡查、海上登临检查等方式实现重点海域全天候布控;盐城每月组织2次沿海港口、通海河叉“过筛式”检查,联合海警、海防、海事等部门开展突击清查;连云港制定《2025年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工作方案》,对沿海岸线实行网格化管理,部分县区试点将“三无”船舶整治纳入乡镇街道考核,同时运用小目标雷达开展预警监测,提升执法质效。数据显示,今年伏休期间,江苏查扣涉渔快艇数量较去年增长7.7%,取缔浮子筏数量增长 29.5%,非法捕捞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在执法过程中,江苏坚决守牢海上安全生产底线。一是严格落实海上登临“首查安全”制度,重点检查渔船职务船员配备、通导设备使用、消防救生设施完好情况,伏休期内查处的行政处罚案件中,安全类案件占比达52%以上;二是强化渔船出港安全检查,组织沿海3市开展省级渔船进出港联合执法暨示范练兵 4 期、渔港渔船安全检查实训2期、实船检查技能大比武1次,对专项捕捞渔船、帆张网渔船进行全面“体检”;三是深化安全调研指导,省级组建工作指导组先后2次下沉一线,深入渔港码头、渔船管理服务组织排查安全隐患,现场督促整改问题110余项;四是提升线上预警处置能力,依托“苏渔安”系统对渔船北斗离线、AIS 无信号、证书过期、超航区作业等异常情况实时预警,累计处置船员信息异常预警2200余次,完成700余艘渔船AIS九位码可疑数据闭环整改;五是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制度,省级实行“领导带班 + 双人双岗”24小时值班,抽查市县应急值班情况500余次,联合江苏海警局、江苏海事局、东海救助局等单位成功处置海上险情22起,救助故障渔船3艘,转移遇险渔民31人,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具体做法和措施方面,江苏伏休执法“初始即严、一严到底”。伏休启动前,江苏召开全省渔业安全生产暨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会议,对伏休执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印发《关于切实加强 2025 年全省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通知》,联合省公安厅、江苏海警局出台《关于开展 2025 年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进一步健全“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省级牵头、市负总责、县抓落实”总要求,确保伏休执法“初始即严、一严到底”。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安委办、省公安厅、江苏海警局、连云港海事局等单位召开打击非法捕捞工作会商会,及时分析执法形势,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对盐城异地停泊渔船管控、南通未申领专项证渔船违规出海、连云港个别渔船擅自出海等问题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此外,我省还联合省公安厅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非法捕捞工作的通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伏季休渔后期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持续强化刺网等 4 种作业类型专项捕捞管理,推动执法工作闭环落实。
培训渔民1.5万余人次。围绕伏休政策、渔业安全生产法规等核心内容,我省构建“线上 + 线下”立体化宣传体系。线下在全省重点渔港设立宣传专栏,张贴海报1500余张,向渔民发放《伏季休渔须知》《安全生产警示手册》等材料近万份;海上执法人员登临检查时同步开展“面对面”普法,现场解答渔民疑问,累计开展现场宣讲600余次。线上依托“江苏渔业”官方平台推送伏休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剖析等内容280余条;深化“苏小渔”平安微课堂建设,制作渔船安全操作、应急避险等主题视频98条,通过渔港 LED 屏、渔民微信群等渠道广泛传播。同时,连云港邀请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开展“普法进渔港”活动 12 场,通过案例讲解、法律咨询增强渔民守法意识;江苏渔港监督局对照新修订《渔业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梳理10类重大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指导沿海市县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职务船员、普通船员及10人以上船东船长安全技能轮训80余期,培训渔民1.5万余人次,有效提升渔民安全生产和应急自救能力。
查处违规异地停泊渔船58艘、违规海钓小艇25艘。依托《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渔政执法共管协作机制》,江苏加强与河北、辽宁、广西、天津等省份的执法协作,建立异地休渔渔船信息共享、联合查处机制,今年以来共协同查处违规异地停泊渔船58艘,整改擅自拆卸通导设备问题42起。积极参与全国海洋伏季休渔联合交叉执法,配合天津完成对我省的交叉检查,组织执法人员赴河北开展交叉执法,通过互查互纠、经验交流推动执法标准统一。深化与公安、海警等部门的协作,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公安厅、江苏海警局召开联席会议 7 次,建立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联合行动“三项机制”;伏休期内,省级层面与海警机构联合开展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内外同步执法3次,沿海市县渔政部门与海警、公安签订执法合作协议23份,联合开展海上突击检查41次。此外,我省还拓展与海事、海防等部门的合作领域,加大对游艇违规垂钓、“三无”快艇偷捕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南通依托涉水部门党建联盟“六方会谈”机制,在市政府支持下制定《管控小艇海钓专项联合执法巡航方案》,今年以来共查处违规海钓小艇25艘,有效规范海上垂钓秩序。
“一网统管”,动态监控全省海域渔船。全力推进“苏渔安”系统建设,打通渔业、海事、海警等部门数据壁垒,整合渔船登记、船员管理、动态监控等信息,实现“一网统管”。通过“苏渔安”、船讯网、海e行等平台,对全省海域渔船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今年以来共处置渔船违规出海、通导设备异常等预警信息 2900余条,处置及时率达98%以上。沿海各地加快智慧执法建设,连云港实施“智慧渔政”平台升级,在海州湾、前三岛等重点海域布设小目标雷达18套,实现对小型渔船、快艇的精准识别和轨迹追踪;南通、盐城运用无人机开展海上巡航执法,累计飞行时长1100余小时,发现并查处违规渔船120余艘,执法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5%。此外,江苏还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渔船作业规律、违法违规行为高发区域进行研判,提前部署执法力量,实现“精准执法、靶向监管”,推动海洋伏季休渔执法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通讯员 刘建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丁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