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法治/动态要闻 > 正文
喜报!南京水警全国比武获两个单项第一!

9月22日—26日,2025年公安机关“长江大保护”暨水域执法综合实战比武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南京公安5名民警被选拔进入江苏公安代表队参赛,捧回二等奖奖杯,取得参与项目两个单项第一、一个单项第二的好成绩。

江苏省厅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全体合影

得知获奖后,南京市水上公安局局长姜国文告诉记者:“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下,南京水警转向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坚持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始终围绕实战来开展训练,突出以老带新、专业提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打击本领和队伍素质,确保让水警在关键时候发挥关键作用!”

科技为翼,救援提速

此次大比武,南京市水上公安局民警武亚晴被选派为江苏省代表队总教练。他介绍称,全省67名队员从今年8月13日开始封闭集训,历时40天,经过基础速筛、实战初选、能力深筛、最终定选四个阶段,最终确定了14名参赛队员。“我们制定了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案,还专门请来高水平教练提供专业指导,层层筛选,可以说留下来的都是全省水警里的尖兵。”

参赛队员在佛手湖进行智能救生设备运用项目的设备测试

一开始,参赛队员徐维蔚训练项目是协同拖带假人救生比武,但中途,教练结合比武方案、队员特点,对参赛组合进行了调整,她开始参加智能救生设备运用比武项目训练。这个项目主要考验操作智能救生圈援救落水者——南京水警所使用的,是U型智能救生圈,它能代替救援人员快速突破危险水域的限制,精准抵达落水者身边,再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

徐维蔚是特警出身,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一开始我们就是奔着冠军去的”。训练期间,为模拟实战环境,她和队友每天在浦口佛手湖中训练,自然水域环境复杂、微生物多、水草礁石也多,一下水腿上就被划出许多道小口子,身上也被晒得脱皮,一个月瘦了10多斤。但她从未想过退缩,反复推敲、打磨每个技术细节,仅一个上岸动作就前后改良了数百次,最终成功荣获项目第一。

参赛队员在佛手湖进行智能救生设备运用项目训练

水上救援分秒必争,先进装备是守护生命的重要底气。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水警专注于智能救生设备的研发与实战应用,这类设备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力和绳圈救援,如50米距离的救援时间从30多秒缩短至7秒,不仅大幅提升了救援效率,也能减少民警直面的风险,逐步实现更快、更精准、更安全地救援水域被困人员。

数据强警,守护碧水

全国水警实战比武中,今年第一届设置打击涉水突出违法犯罪建模比武项目。比武竞赛由传统体能、技能,向大数据运用发展;也彰显着水警工作方式由过去的“跑码头、走船头”,向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方向转变。

江苏队员在无人机侦察抛投项目比赛中

南京水网密布、水系发达,水域面积达11%以上,境内大小河道120余条;而非法捕捞、非法采矿等涉水案件,犯罪日趋团体化、隐蔽化,发现难度较大。在“长江大保护”战略牵引下,南京水警科技信息化水平应用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近年专门成立“数据战队”,建强打击涉水犯罪“新引擎”。

参赛队员张衍荣获项目第一,他正是南京水警“张衍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张衍介绍称,“这次我们参赛用的模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主要得益于前期的积累。从2021年开始,我们就开始针对全省江、河、湖、海各类水域的实际情况收集样本、分析研判、搭建模型,再用这些基础模型进行调优整合,过程中为了一个难点的突破,一群人常常整夜开展‘头脑风暴’”。

无人机精准抛投气胀式救生圈落水瞬间

该参赛模型以各类涉水数据为基础,将人、车、船进行轨迹碰撞,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可疑要素,推送犯罪线索。“数据战队”边实战、边完善,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有效减少案件打击中最耗时、最复杂的人工研判,帮助实战单位及时发现涉案关键,今年以来为南京以及南通、苏州等地的涉水案件打击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除数据建模外,南京市水上公安局强力推进无人机建设,98公里的长江水域为警用无人机应用提供了广阔天空。无人机巡逻,为打击涉水犯罪提供了“天眼”,高效实现“空水地”一体,构建起立体防控网的同时,推动涉水警情早发现、早干预、快处置,在实战中形成闭环。

响应升级,护航生命

本次船艇驾驶比武项目中,参赛队员傅乃强、韩建拿下了单项第二的好成绩。该项目竞争十分激烈,考验民警在复杂水域中的应急处突能力,这对“十朝元老”曾在2023年比武中夺冠,当年用时43秒,本次用时39秒且零失误。

参赛队员在船艇驾驶项目训练

据介绍,船艇驾驶比武两人一组,一人负责S弯驾驶,一人往水面目标物投掷救生圈,开船速度和抛投速度需保持同步,再抛套缆绳上岸。与实战类比,水面上的障碍物,相当于长江上的船舶、礁石、漩涡;目标物相当于被困人员。“一切都是为了实战。项目用时越来越短,代表着大家装备越来越先进、技能越来越优秀,救援成功的可能越来越大。”

采访时,两位队员的脸部晒伤仍很明显,长期在水上工作,热天里晒伤是他们的常态。“没什么觉得受不了,我们平时的工作环境就是太阳晒着,水里蒸着,水警就是要干好水上的事。”韩建说,“群众有需要,水警的船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出发。”

游泳组队员在江苏警官学院游泳馆开展50米冲刺训练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水上公安局配备综合指挥船1艘,大小巡逻船41艘,于2013年在长江大桥上成立应急救生屯兵点,全员持有救生员和船艇驾驶双证。当时成立的目标是“1分钟出艇,5分钟到达”;12年后,现在屯兵点做到了“1分钟出艇,3分钟到位”。在奔腾的长江上,为了1%的生命希望,屯兵点警力做好100%的救援准备,创造了上百个生命救援奇迹。

旌旗猎猎,战鼓声声;水警健儿,奋楫扬帆!

全国水警比武十年来,比赛项目不断变化,越来越向实战贴近。南京水警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常态化练兵,向科技要警力、要战力。未来,南京市水上公安局将以这次比武练兵为契机,全面提升综合实战能力,进一步为维护水域安全稳定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