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9月28日,南京典格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企业获得的第5轮融资,显示出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持续认可。
从最初只有十几人的团队,到如今手握数十项核心专利、跻身全球5G开放网络联盟理事单位的行业中坚,典格通信实现了成长。在5G商用进入深水区、6G研发悄然布局的节点,典格通信融资之路背后,这群“通信老兵”的创业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行业尖兵集结,锚定无线通信“硬骨头”
典格通信的故事,得从一群摸透了通信行业痛点的“老兵”说起。
典格通信成立于2014年,核心团队成员来自阿尔卡特朗讯、华为等全球通信巨头,他们亲身经历了3G到5G的技术迭代,深知国内无线通信在核心设备、专用芯片上的“卡脖子”难题,带着“突破通信技术壁垒”的初心成立了该公司。经过近十年发展,典格通信已形成卫星互联网业务、军工业务以及运营商业务三大业务矩阵。产品覆盖卫星通信、5G公网、5G专网等业务的用户终端、信关站和基站设备。

产品层面,典格通信构建了覆盖“卫星互联网+军工+运营商”的三维矩阵:从卫星通信的用户终端、信关站,到5G公网的O-RAN系列设备(8T8R室外型RRU、2T2R室内型RRU等),再到军工领域的专用通信模块,产品均遵循3GPP国际标准与O-RAN参考设计架构,既能满足运营商的规模化组网需求,也能适配军工、应急等特殊场景。2021年,典格通信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中标中国移动5G云小站研发采购项目,拿下50%的份额,印证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全球赛道竞逐,抢滩低轨卫星“黄金期”
从行业视角来看,资本的集中涌入,正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黄金窗口期”形成共振。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低轨卫星市场规模将实现高速增长,从2024年的105.4亿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278.7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4.36%。
在国际市场,全球低轨卫星赛道已形成以美国为引领、多国激烈竞逐的格局。美国SpaceX的“星链”计划已部署超8,200颗在轨卫星,用户数突破600万,覆盖超120个国家,占据了显著的先发优势。亚马逊的Kuiper计划(3,236颗卫星)、英国OneWeb(已部署648颗星座)等项目也在快速推进。值得注意的是,低轨轨道和频段资源具有稀缺性,国际电信联盟(ITU)遵循“先登先占”原则,据估算近地轨道仅能容纳约6万颗卫星,目前全球申报数量已超10万颗,资源争夺已白热化。
聚焦到国内,我国正通过“政策引导+国家队+民营企业”的多元驱动模式加速追赶。具体来看,卫星互联网在2020年已被纳入国家“新基建”,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工信部更专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的目标,并有序向民营企业开放市场。
目前,中国的“GW星座”(国网星网)计划在2035年前部署约1.3万颗卫星;“千帆星座”(G60星座)规划约1.5万颗卫星。发射节奏明显加快,例如在2025年7月27日至8月26日的30天内,就成功完成了6次发射任务。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预计到2030年,中国低轨卫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甚至达到1500-2000亿元,成为赋能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
资本深度押注,竞逐低轨卫星新赛道
此次亿元级融资落地,是创投资本对低轨卫星互联网赛道的集体看好,也是对典格通信前瞻性布局的认可。
“我们看重的是典格通信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以及其对产业链生态的支撑能力。”南京市创投集团投资一部总经理王树立说。作为投资方之一,南京市创投集团此次通过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南京市紫金航天装备产业投资基金、南京市紫金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三只基金联合投资数千万元。

从投资轮次来看,2021年11月,典格通信完成了近亿元B轮融资,由邦盛资本、毅达资本、点量资本、恒晟资本联合投资。该轮资金主要用于5G通信系统设备以及关键核心芯片的研发,市场销售推广及运营资金补充。2023年6月14日,典格通信还获得股权投资,投资方包括咏圣资本、巨石创投、国发创投、晨星启明基金和毅达资本。
对于典格通信而言,此次融资将成为其冲刺赛道前排的“助推器”。资金将重点投入ORAN、VRAN、5G室内覆盖及边缘计算的5G小基站等关键技术研发,同时加速低轨卫星通信设备的批量化生产与交付。在“星地融合”的行业趋势下,典格通信的设备将成为连接“太空卫星”与“地面网络”的关键节点。既能解决全球通信覆盖不均的痛点,也能为5G向6G演进提供“天地一体”的基础设施支撑。
栏目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