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聪明的人已经提前出发了”,结果高速上全是聪明人!

今天是中秋国庆假期前的

最后一个工作日!

此刻,你是正坐在电脑屏幕前

还是已经请假提前“放飞”了?

昨天(29日),“聪明的人已经提前出发了”

登上微博热搜

然而,今天

“国庆提前出发的大聪明已堵路上”

登上了微博热搜

网友笑着笑着就哭了:

本来想做个聪明人,结果高速上全是聪明人。

图片
图片

对此,网友评价称,“大家都预判了别人的预判”“没上高速之前都觉得自己最聪明 ,上了高速已老实”。

图片
图片

还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高速堵车实况,“昨晚出发,6个多小时没出广州”。

图片
图片

还有人已提前到达服务区,等凌晨12点免费下高速。

另据官方消息,北京将迎来全年交通流量最高峰,高速公路在假期首尾呈现“前出后进”潮汐流,出京高峰为9月30日下午至10月1日上午。今天为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预计晚高峰提前至15时,17至19时交通压力最为突出。

今天晚间,机场、火车站等主要城际枢纽场站出京客流明显增长,周边路网交通压力集中,相关轨道交通线路和车站客流量较大。晚间地铁4号线、7号线、14号线、19号线、大兴机场线延时运营。

此外,高德扫街榜也发布了10月1日零点最繁忙高速TOP10预测:

图片

今天铁路出行1840万人次

除了高速之外,铁路情况如何呢?据官方数据统计,9月30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40万人次。

“堪比春运!”不少网友也分享了30日在各地高铁站的人流情况。

图片

“虹桥会惩罚每一个卡点到的孩子。”

图片

“还没有正式放假,广州南站已经人山人海”。

图片

还有网友分享今日凌晨4点的安徽淮北车站,旅客人流量大,行色匆匆。

图片

数据显示,从目前的车票预售情况来看,大人流量主要还是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几大区域。

国铁北京局的数据显示,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50万人次,其中,北京地区占比超过50%,主要开往上海、哈尔滨、沈阳、太原、郑州、西安、天津等方向。

预计今天客流量最大的区域是长三角地区,预计发送旅客365万人次,较去年的9月30日增加了21.3万人次。

国铁广州局的客流今天也会迎来一个小高峰,预计发送旅客266.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5.8%。从客流走向上来看,主要从广州、深圳、长沙等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及旅游城市流动。

成渝地区今天客流以旅游流、返乡流和学生流为主。目前已经确定在成都和重庆始发的热门方面加开夜间高铁29趟,同时成都西、六盘水、广元等车站实行24小时营业模式。

网红打卡野景区需注意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29日举行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发布会。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月琴在会上提示指出,不要私自进入未开发的区域。

有媒体提问,很多人假期出游前会从网上查一些攻略,尤其是自媒体和旅游博主会推荐一些非正规的“小众秘境”和“网红打卡点”,其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对于这些“野景区”,普通民众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朱月琴回应称,这些秘境、小景区,看似人少景美,但从安全风险角度来看,它确实是一个“三无区域”,无人监管,也没有应急预案,更没有应急物资保障。所以最近几年也是山地遇险事件的高频发生地,全国多地也出现类似私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引发安全的事件。

朱月琴还表示,出行出游还要牢记“四要”和“四不要”

“四要”,第一个“要”是选择正规景区、开放路线,避免野景区、避免野路线;第二个“要”是佩戴专业的导航设备,头灯、绷带,还有应急救援物资等;第三个“要”是在72小时持续关注当地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一旦出现橙色预警,立即取消出行;第四个“要”是结伴同行,向亲友报备路线和返程时间。

“四不要”,第一不要盲目轻信互联网上传的非专业的攻略;第二不要私自进入未开发的区域;第三不要盲目挑战高难度路线;第四不要在大风、强暴雨等极端天气出行。

图片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鹰眼守护”,针对公路重大突发事件高效应急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8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高德地图在北京联合发布“鹰眼守护”预警技术。

该预警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基于海量匿名脱敏的车辆速度、加速度、位置等行车数据,通过空间智能架构与云端AI大模型实时分析同向多车发生速度骤降、急刹等异常行为并判定前方发生重大异常事件时,系统会通过语音+地图界面双重方式,迅速向后方或可能受影响的车辆用户精准推送预警信息,从而为驾驶员提供宝贵的“黄金反应时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高德地图还向广大公众发出倡议: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注意行车安全。当用户驾车行驶,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途中,建议打开地图导航并开启语音播报功能。只需轻点开启,便能匿名加入“鹰眼守护”预警系统,为车主和家人的平安出行提供超视距安全护航。

综自公开信息、中新经纬、央视新闻客户端等

责编:吕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