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什么事不能节后说?这些不能!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即将到来,无论您和孩子是在家休息还是外出游玩,安全这根弦绝不能松懈。为了让您和孩子拥有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请务必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并做好以下安全事项!

01

警惕“野生”网红景点

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打卡地,如废弃矿坑、悬崖边、未开发的“野长城”等,往往未经安全评估和开发,缺乏保护设施,极易发生滑坠、迷路、被困等危险。

避免前往此类区域,更不要为了拍照“打卡”而做出危险行为。出发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目的地的开放情况和安全条件。

02

户外“撒野”有边界

露营、徒步、溯溪等户外活动日益火热,但野外环境复杂,游客在水边玩耍时,对上游山洪来临的迹象往往听不清、看不见,一旦突遇涨水容易陷入危险。

提前研判目的地的地理、气象条件、预警信号。优先选择功能完善的正规营地露营,不盲目跟风挑战“网红野生路线”,不深入未开发区域。

03

自驾出行勿轻信导航

在山区或偏远地区自驾时,切勿完全依赖导航软件。部分导航可能引导至废弃、危险或未通行的道路。

出发前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路况,并准备备用路线,对过于偏僻的路线要保持警惕。新能源车主长途出行前需仔细规划沿途充电桩位置,以免陷入“充电焦虑”。

04

规避“特种兵式”旅行

“一天逛遍一座城”的极限玩法,容易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反应能力下降,增加意外受伤、突发疾病的风险。

假期出行应合理规划行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休息,安全才能“不掉队”。

05

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

高空秋千、浮潜、攀岩、滑翔伞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备受年轻人青睐,但相关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参与前,务必选择有合法资质的运营商,并仔细了解活动要求和安全须知。同时,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追求刺激。

06

防范景区人流超限

假期出行人员集中,著名景区的检票口、观景台、网红打卡点等地往往十分拥堵,若出现人员摔倒、物品掉落,易引发踩踏事件。 

提前通过景区官方渠道预约门票,关注实时客流预警,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入园。

07

警惕劣质充电宝风险

无厂名厂址、无合格证、无认证标志的“三无”充电宝,往往采用劣质电芯,在受到碰撞、挤压或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极易引发内部短路,导致设备过热、冒烟,甚至起火或爆炸。

务必选择正规合格的充电宝,严禁放入托运行李中。拒绝使用已出现鼓包、发烫、损坏的充电宝,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或无人看管时充电,防范自燃风险。

08

入住特色民宿牢记消防安全

木质结构民宿耐火等级低,loft户型楼梯窄陡,疏散条件不佳,火灾风险较高。

选择正规民宿,查看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熟悉疏散通道位置,不在房间内使用大功率电器或明火。

09

规范无人机航拍

无人机在人群密集区或禁飞区飞行易引发坠机、干扰航空安全,甚至直接造成人身伤害。

严格遵守景区禁飞规定,使用前查询当地空域管理政策,飞行时保持与人群、建筑的安全距离。

10

理性看待培训,谨防消费风险

自觉抵制违规培训,不送孩子参加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不参与“一对一”“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审慎选择非学科培训:如确需参加非学科类培训,请选择“证照齐全”的合规机构(指取得审核意见书与营业执照),主动与机构签订规范服务合同;守护资金与人身安全: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选课、缴费、消课,切勿通过现金或转账等方式将费用支付至私人账户。关注培训场所消防安全条件,共同守护孩子平安。

愿大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综合整理

责编:李睿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