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法治/动态要闻 > 正文
国庆我在岗 | 守护、服务、保障、宣防……金陵“警”色绘就国庆平安画卷

金秋十月,红旗招展,古都南京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南京警方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力保障全市社会治安大局平稳有序,为市民和游客欢度佳节营造了平安舒适的假期环境。

科学布警,城市动脉畅通有序

国庆首日,出城车流高峰如约而至。连接主城与周边的高速公路、跨江桥隧、交通枢纽,车流量从清晨开始便持续攀升。“前方沪宁高速连接段车流量大,请有序通行,勿随意变道。”高速交警正在指挥疏导车辆有序通过。上午9时许,八卦洲长江大桥、大胜关长江大桥、宁合高速张店枢纽、沪蓉高速马群枢纽等重点高速路段迎来车流高峰,交管支队加大易堵路段疏导,按照“一点一策”优化交通组织,在高速公路设置17个轻微事故警保联动快处点、72处清障救援点,严防小事故造成大拥堵。

交警在出城高速疏导车流(拍摄:郎伟超)

除了高速路段外,交管支队依托“智慧交管”调度系统,对城市内部道路进行智能研判,开展远程指挥调度。在二桥、四桥、长江隧道等过江通道,以及中山门、中山东路等通往核心景区的主要干道,交管支队根据车流潮汐特点,动态实施“信号灯绿波控制”“潮汐车道”“远端分流、近端管控”等疏导措施。每公里落实警力驻守保畅,20余架“金陵飞鹰”警用无人机驻点起飞、往返巡航,全力守护出城大车流顺畅通行。铁骑队员们驾驶警用摩托车,在车流中灵活穿梭,快速处置轻微事故、疏导拥堵节点,成为流动的“安全哨”。

公交轨道公安局民警在地铁站开展安全检查(拍摄:李嘉)

此外,在南京南站、南京站等交通枢纽,公交轨道公安局与交警、特警联勤联动,加强巡逻防控和秩序维护,确保旅客平安出行。尽管车流如潮、人流如织,但在科学调度与现场民警疏导下,城市交通脉络始终保持畅通有序。

精细管控,核心景区秩序井然

南京是全国旅游十大热门城市之一,而钟山风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总统府等地则是游客来南京必玩的打卡地。南京警方针对各景区特点,制定了“一点一策”精细化安保和交通疏导方案。

步行后的梧桐大道,如织的游客赏景更从容安全了(拍摄:段仁虎)

紫金山麓,秋意初显,中山陵、明孝陵、美龄宫等景点吸引大量游客。为有效提升景区内部道路通行效率、便捷游客绿色出行、保障市民通行体验,10月1日起,钟山风景区交通优化提升措施正式施行。

民警在梧桐大道巡逻值守 (拍摄:段仁虎)

南京警方根据实时车流量,在景区周边关键节点设置了多级分流管控线,在陵园路、琵琶巷等入口,适时采取临时管制,引导车辆前往周边停车场。“我们内部采取了‘微循环’单向通行措施,核心区域一旦接近饱和,立即启动外围分流,确保景区内部道路畅通。”南京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马萧介绍。同时,在地铁2号线苜蓿园站、下马坊站、孝陵卫站、钟灵街站出口,加强了引导和秩序维护,并协调增加了接驳公交的运力。

南京交警“VR实景智慧导航”系统

“这是美龄宫前的梧桐大道,现在是步行街,打卡拍照方便了许多。”来自成都的李女士一家,通过扫描“VR实景智慧导航”二维码,跟随指引步入了网红打卡点梧桐大道。李女士轻轻转头,视线所及之处立即弹出停车提示:“梅花谷停车场剩余车位27个”。

这正是南京交管支队今年推出的“VR实景智慧导航系统”,通过将景区3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58个路口、21个停车场全部三维建模,游客只需通过手机识别二维码,就能掌握交通管控措施和进出路线,沉浸式体验完整游览路线。

民警在钟山风景区外围道路指挥交通(拍摄:朱啸)

地处长江路的总统府景区,周边商业繁华,道路资源紧张。玄武分局与交管部门深入调研,在今年国庆推出了系列优化组合拳。“感觉比往年有序多了,虽然人多,但走路、坐车都挺顺的。”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先生对现场的秩序给出了好评。清晰的指引、耐心的劝导、高效的处置,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南京公安服务的温度与管理的精度。

特警队员在重点景区开展巡防(拍摄:赵阳)

傍晚,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华灯初上,秦淮河上游船如织,人流如潮。现场警力通过设置高位站台单兵岗、分流人墙、单向通行等举措,构筑起立体化智慧安保体系。

客流高峰期,在文德桥、乌衣巷、贡院街等核心区域采取“单向通行、分段放行”措施,定点值守与流动巡逻相结合,随时应对处置各类突发情况。“通过热力图实时监测人流密度,一旦达到大客流预警阈值,我们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林念龙盯着指挥屏幕查看客流情况。警用无人机不定时升空,对重点区域进行高空巡查,实时回传画面,为地面指挥调度提供“天眼”支撑。

在音乐节现场,民警开展巡逻防范工作(拍摄:曹阳)

第十四届咪豆音乐节在溧水天生桥景区举办,三万余名歌迷齐聚一堂。溧水分局开启“护游”模式,每日投入千余名安保力量,部署在音乐节中心现场,有效落实交通疏导、安全检查、巡逻防范等工作,成为音乐节上一道独特的音乐美“警”。

温情服务,“警察蓝”成为最美风“警”

安保工作是严峻的考验,更是温情的传递,南京警方用一个个暖心瞬间,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在夫子庙景区,民警引导外地游客最佳游览路线(拍摄:许萍)

在中山陵博爱广场,一位小女孩在哭泣,巡逻民警一边安抚孩子,一边迅速通过对讲机通报情况,很快帮孩子找到了焦急的父母。在江宁牛首山景区,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行动不便,民警发现后,主动上前协助其家人,将老人安全推送至开阔区域;在总统府附近,一位外地游客车辆突发故障抛锚,正在路口执勤的民警合力将车辆推至安全地带,并帮忙联系维修……

民警在家具装饰城开展高空巡逻(拍摄:杨汉石)

在家具装饰博览中心等大型商贸场站,雨花台分局民警运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巡逻,通过“空中+地面”立体化巡防措施,有效保障节假日期间商贸场站安全平稳运营。

民警在中山码头为外地游客指路(拍摄:袁洵)

“今天江面风较大,请大家注意脚下,谨防落水。”南京中山码头也迎来大客流,水上公安局民警在码头加强水面巡防密度,为过江群众做好疏导服务。

一名71岁老人在龙岸花园小区独自外出后失联,栖霞分局民警启动应急寻人机制,多路警力同步展开工作,经过8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在龙潭大桥陡坡下找到了瘫坐无力的老人,为这个国庆增添了一抹最暖的“警”色。

出入境办证大厅民警向群众讲解最新政策(拍摄:陈逸怡)

国庆期间是出入境办证“小高峰”,全市公安出入境受理点轮流对外开放,开通“境捷专窗”加快资料核验速度,为居民提供温馨舒适的办证环境。当天,中国公民出入境业务受理量超过300份,外籍人员出入境业务受理量近100份。

藏蓝的身影,忙碌在街头巷尾,穿梭于人山人海,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书写担当,成为了国庆首日最令人安心的风“警”线。

宣防结合,守护百姓“钱袋子”

在全力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南京警方还将反诈宣防作为节日安保的重要一环,织密线上线下“防护网”。

玄武分局民警在玄武湖开展反诈知识问答(拍摄:孙斌)

“各位游客,游玩开心之余,别忘了守护好自己的钱包,陌生链接不要点,可疑电话要警惕……”玄武分局民警在玄武湖、台城等热门景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通过大声朗读反诈提示等互动小游戏,与游客们热情互动。在各大景区入口、商圈广场,民警向来往的市民游客发放反诈宣传单,讲解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

江宁分局民警在景区开展反诈宣传(拍摄:潘冉东)

社区民警也深入居民小区、沿街店铺、夜市小摊,利用假期人员集中的特点,开展面对面宣讲。“节假日是诈骗分子活跃的时候,我们多讲一句,可能就能避免一起案件,守住一个家庭的幸福。”江宁分局在黄龙岘景区举办了“岘里秋警美 反诈寄真情”活动,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反诈话题拍照打卡,让“游客流量”变成“反诈力量”,警民共筑安全防线。这种“脚板+指尖”的宣防模式,有效延伸了反诈触角,在市民和游客心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反诈“防火墙”。

秦淮分局民警在新街口商圈开展反诈宣传(拍摄:葛琦辉)

南京警方的官方新媒体矩阵同步发力,连续制作推送“刷单返利”“冒充客服”“机票退改签”等假期易发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提醒群众提高警惕。

“警察蓝”成为城市最坚实的平安底色(拍摄:孙斌)

夜幕降临,华灯绽放,古都南京在平安祥和中度过了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南京警方将继续以昂扬的斗志,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宁,让“警察蓝”始终成为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平安底色。

通讯员 宁宫新 谢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红

责编:于英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