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椰椰”“旦愿人长久”“奶盖老生”……这么“有戏”的奶茶,你喝过吗?
10月1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边营35号,一座青砖黛瓦的四进院落再度迎来人流如织。经过数月精心升级,南京越剧博物馆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以“可观、可演、可品、可带”四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百年越剧在当代文旅语境中焕发新生。
作为江苏省首家越剧主题博物馆,南京越剧博物馆自2016年揭牌以来,承载着越剧在金陵近70年的艺术记忆。其前身可追溯至“越剧十姐妹”之一竺水招创办的上海云华越剧团。1956年,竺水招率团南下落户南京,成立南京市越剧团,为六朝古都注入江南婉韵。馆内首进展厅陈列着竺水招使用过的戏服、道具、手稿日记及化妆镜等珍贵遗物,辅以老剧本、宣传册等历史资料,串联起南京越剧的发展脉络。游客还可在馆内拿起听筒,聆听经典唱段,或走到戏装体验装置前,一窥自己身着戏服的惊艳瞬间。
记者看到,此次升级最大亮点在于打破传统博物馆“静态展览”模式,引入多元业态,实现文化活化。一进院推出的“越金陵”文创品牌,首发徽章、冰箱贴、Q版毛绒娃娃、经典台词钥匙扣、主题抱枕与背包等系列衍生品,将越剧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让观众“把越剧之美带回家”。
二进院落,“喜越金陵”越剧主题茶饮空间别具一格。奶茶命名巧思频出:“小生椰椰”“旦愿人长久”“水袖飘飘”“奶盖老生”,每一杯都是一段可饮的戏曲故事。游客可手捧主题饮品,在古韵庭院中悠然休憩,品味传统与现代的创意融合。
三进院的小剧场是博物馆的演艺核心区域,一个可容纳三四十人的精致戏院。国庆期间,南京市越剧团将连续8天上演折子戏专场,每日5场,每场约30分钟,精选《梁祝》《红楼梦》《柳毅传书》等经典片段,适应游客“短时高频”的游览节奏。68元票价含一杯定制奶茶,实现“边品茶、边赏戏”的轻松观演体验。
为契合年轻游客打卡分享需求,馆内还设置“好运莲莲”神仙机位、一键变装“贵妃凤冠”、梦幻亭台等多处网红打卡点,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助力越剧文化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我们希望让越剧走出舞台、走进生活。”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升级是文旅融合的积极探索,通过展览、演出、消费、互动的有机整合,让传统艺术真正“活”在当下。
在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越剧博物馆与老门东街区的深度融合,正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范本。这个国庆,步入边营35号的青砖院落,听一段越音,喝一杯戏韵,带走一份文化记忆——百年越剧,正在以青春之姿,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