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科技赋能绿色增粮

金秋时节,齐鲁大地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全国产粮大县山东省平度市的156万亩玉米迎来丰收季。

近日,记者来到平度市新河镇三堤西村,农户崔锡民兴奋地说:“今年我种了20多亩玉米,采用了品字形种植技术,抗倒伏能力大大增强。今年风大,我田里的玉米一点儿都没有倒伏,产量差不了,肯定能丰收!”品字形种植技术通过优化植株布局,提高了玉米的通风透光性,增强了植株的抗倒伏性,为玉米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传统播种方式每亩只能播4500株左右玉米苗,而这种品字形播种机打破边行效应,每亩可播5500株至7900株,增产300斤左右。”青岛江龙盛农机有限公司经理李成金介绍,购买这种新型农机还能享受国家购置补贴。

除了科技赋能,政策支持也是秋粮稳产增收的重要保障。“平度市通过举办演示会、培训班,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形式,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普及与应用。”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姜言芳说,“今年以来,平度市共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2500余万元,推广先进适用机械3582台,受益用户达3000余户。同时,我们积极推广政策性保险,为农户提供全方位保障。”

蓼兰镇拥有1.5万亩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去年高产攻关田小麦亩产875.82公斤,系青岛首次跨越850公斤大关。“我们整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等重大项目,推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将蓼兰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打造成为集品种繁育、智慧生产、技术集成、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生产示范区。”平度市蓼兰镇农办负责人赵小龙说。

平度市粮食总产长期稳定在29亿斤,连续12年蝉联山东省产粮大县冠军。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辛俊杰介绍:“在秋粮生产中,从种子端的示范推广,到种植端的精量播种机、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再到‘天敌防治+一喷多促’的‘低空’病虫害防控,平度全方位运用科技手段,将农业绿色转型作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构建起了一套绿色防控与科技增粮的立体化体系,走出了一条稳产增收、绿色高效的发展之路。”(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