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旅/文明实践 > 正文
一口脆甜,“柿”不待你!南京高淳固城“柿中贵族”太秋甜柿上市

秋风渐起,好“柿”正当时。近日,在高淳区固城街道前陇村南京瑶田园艺发展有限公司内,太秋甜柿迎来一年一度的采摘季,一颗颗饱满的“黄灯笼”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手法娴熟地采摘、分拣、装箱,将这份秋日独有的脆甜送往千家万户。

走进基地,眼前是一派热闹的采摘场面。低矮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扁圆的果实,有的绿得发亮,有的黄绿相间,绿色的柿子个个饱满圆润,相比传统的红柿子,给人一种别样的视觉冲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只见果农们轻巧地一扭一剪,“咔嚓”,柿子就轻松到手了!

“小甜柿”带来新商机

“太秋甜柿与普通柿子不同,是典型的完全甜柿,风味独特,是甜柿界的‘王者’,口感脆而不硬、果汁多,有哈密瓜、酥梨的风味。”南京瑶田园艺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倪春阳介绍说道,“我们的太秋甜柿不打农药,施有机肥,采用生态绿色种植模式,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采下后削皮就可以食用。”

据了解,太秋甜柿属于鲜食脆柿品种,其特点是果肉像梨一样又脆又甜。糖度很高,达到17-18度左右,最高还可以达到24度,有着水果届的“爱马柿”之称。“目前,我们(分拣)一般是三个等级,8两以上的一个等级,6、7两的一个等级,4、5两的一个等级。把坏的或者鸟啄的那种挑出来,好的才卖出去。按规格大小,市场价25-30元一斤,在抖音号、视频号和朋友圈进行销售,非常受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在包装车间,公司工作人员陈水香说。

根据已有技术承接和地域水土优势,2022年年底,基地引进了太秋甜柿品种,培育了18万株太秋甜柿苗木,其中大容器苗5万株左右。今年是基地第二年正式挂果,该基地共有35亩,亩产在800斤左右。为减少农业风险,基地采用设施化栽培模式,并与江苏省林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开展合作,科学选种、育种。“太秋甜柿是早熟品种,每年采摘期正值中秋、国庆,采摘时间前后达2个月,从9月中上旬至11月上旬,正赶上旅游观光高峰期,大家的消费意愿比较强。另外,太秋甜柿是雌雄同株品种,不需要配置授粉树,可以作为庭院果树栽植,丰富庭院绿化的同时为发展庭院经济作出贡献。”公司技术人员徐碧雪说道。

为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公司还扶持指导固城街道漕塘村种植了5亩太秋甜柿,作为示范基地,同时,按照每户2株的标准在50户村民家中进行推广。为了让村民能够正确、精准了解太秋甜柿培育的注意事项,公司还为村民免费提供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今年示范基地已挂果开采,供应市场。

“小甜柿”助力乡村振兴

在全力推广太秋甜柿的过程中,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发挥太秋甜柿的品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成为重中之重。在此思路下,基地依托太秋甜柿积极发展以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为主题的一三产融合的农旅游园,通过打造道路景观、利用域内水库等资源使林业产业延伸,推进森林康养项目开发,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争取让瑶田苗木基地成为产业景观化、景观效益化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太秋甜柿既给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需求,带动了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日常在果园里做除草、浇水、施肥等工作,眼下到了采摘季,我们就主要忙着甜柿的采摘。”固城街道前陇村村民杨绍兵说道,“我在这里帮忙每个月能赚三千多元,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面对苗木产业发展困境,南京瑶田园艺发展有限公司坚持走绿色发展和产业创新的道路,依托现有的苗木资源种植优势,探索引进如“太秋”甜柿等新品种,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迷人的秋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点亮了村民们的希望与梦想,成为了他们增收致富的“致富果”。太秋甜柿在固城街道的成功种植和推广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书写了新时代农民勤劳致富的新篇章。

通讯员:孔令谦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