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夏天,动画《狐妖小红娘》迎来十周岁生日。这部作品编织了一个神秘的奇境,十年如一日地传递着关于善良与爱的温暖与深情。动画中,天真纯粹的“小萝莉”涂山苏苏与霸气强大的“御姐范儿”涂山红红,都是观众心中不可替代的经典。而令人惊喜的是,这两个风格迥异的角色,竟由同一位配音演员塑造——她就是刘校妤。徜徉于声音艺术十余年,刘校妤以声绘形,塑造了众多荧幕形象。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与她展开了深入对话。

刚入行时,最大的困难是“要熬夜”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配音演员,刘校妤戏路宽广。观众熟知的角色如《琅琊榜》中的秦般弱、《大唐荣耀》中的沈珍珠、《陆贞传奇》中的陆贞、《笑傲江湖》中的岳灵珊等,她都塑造得可圈可点、精妙出色,这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与纯熟的表演力。然而回顾初入此行,被问及最大困难,她却憨甜一笑,轻松答道:“要熬夜。”
“我是个早睡早起的人,”刘校妤回忆初入行时笑道,“可那时的配音行业普遍是中午开工,工作到半夜,收工后还常常继续调整,只要老师讲戏,我都去听,回家就总是一两点了。”也因此,前辈们笑称她“小迷糊”——因作息难调,每天都是困困的。她坦言,是老师的热情与关爱一直牵引自己前进。谈笑背后,是一代配音人对行业的坚守与匠心。
刘校妤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外行眼中是“科班出身”。但她坦言:“配音演员是演员,需要学习表演。专业虽打下语言基础,但对表演却一窍不通。”初入行的她“只是个会说词的人,并不会表演”,不知如何将日常话语在戏中说得自然,常抓不准口型、跟不上节奏、合不上演员状态。她的解决方法很质朴:“我完全信任我的老师。听老师的!”每当她说出台词,棚外的老师会立即提醒——“你在跟谁说?”她便意识到自己没找准说话对象、角色距离或人物关系。
台词表演绝非简单地念词,而是角色整体表演的关键部分,包括人物关系、内心潜台词、空间距离与行动状态等要素。配音演员无法亲临戏剧现场,需隔着话筒与屏幕完成表演,这要求极高的专注力、想象力与专业能力。他们既要投入角色情境,又需保持客观以配合画面节奏,处于“既在场又不在场”的状态。要达到得心应手、准确专业的境界,仍需长期大量的实践锤炼。
“最开始经验能力不足,经常一句台词要说很多遍,直到导演说‘OK这条可以过了’,也只代表能用,不表示足够好。”刘校妤瞪大眼睛强调,“要争取导演说‘很棒’,才算有了阶段性进步。”
在她看来,配音是一种创作,没有固定程式。演员因经验积累变得更熟练,但要准确把握每个角色的细节,使表达更符合角色需求,却并无捷径。“没有一次是一样的,”她肯定道,“要迅速找准角色、给出合适状态,至少得五年以上。但哪怕到现在,也仍要根据每个角色不断调整,持续观察学习。”正是这样日复一日、不辞辛劳的磨砺,让她打下扎实的声音表演根基,塑造出更多迥异的人物形象。

缺少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是现在的刘校妤
早期刘校妤配音的角色多为年轻女性或孩童,如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小渔、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爱丽丝等。这类角色与她本人外形气质相符——她有双明亮的眼睛,白皙面庞总含笑意,显得柔软可亲。然而,天生就声域宽广的她对自己却有些不一样的期许。
“我早年便意识到自己能演绎不同年龄和性格的角色,但当时表演能力尚不成熟,更多是种自我期待。初期接到的大多是与声音气质相近的角色,这其实是正常的从业路径——先踏实完成与自身相近的演出,随着成长和老师们的了解,才逐渐拓展表演范围。”得益于这份踏实与通透,业内的橄榄枝并未让她久等。
2015年,中国首部拥有首映礼的国产动画作品《狐妖小红娘》启动配音工作。刘校妤幸运地同时试中两个重要角色——涂山苏苏和涂山红红。“苏苏是小可爱,总是迷迷糊糊的,她是世间至纯、至善、至真的一股力量,”说起心爱的角色,她眼中跃动光彩,“红红则是妖族之王,气场强大,不动声色间释放威压,但内心细腻温柔。”
真人影视剧配音多在后期制作环节进行,需配合已定画面与节奏;而动画配音介入更早,常从分镜或剧本阶段开始,后期还可能补配修改,需要配音团队发挥更强主动性,与动画团队共同探索创作可能。在《狐妖小红娘》中分饰两角,对刘校妤而言既是非同寻常的体验,也是挑战。苏苏甜美天真,红红霸道成熟,她需精准给出符合各自需要的表达。“这样的机会很少,”她解释,“它要求你保持两个角色每次表演的准确度与稳定性,无论何时都不能介乎两者之间。”《狐妖小红娘》动画制作延续近十年,主创各有转变,但角色始终如一,演员每次演绎都需让角色处于稳定状态,才能让观众轻而易举地投入情节。
十载光阴荏苒,刘校妤与这部作品共同成长、相伴携行,也正因她和众多主创的幕后坚守,热爱这部作品的观众得以年年如约相见。“它的意义很不一样”,刘校妤坦言,“能试上这两个角色,我自己是感到非常荣幸的,也很少有一部作品能陪伴我们这么多年,所以我一直都很珍惜。”
除了在《狐妖小红娘》中的出彩表现,随着入行年份见长,刘校妤也逐渐接到了更多她曾渴望尝试的反差角色,譬如《雄兵连》里的莫甘娜,《英雄联盟·双城之战》中的凯特琳,均是飒爽帅气的女性形象,得知是她试中角色时,“连导演都惊讶感叹,‘你还能出这声儿呢!’”她笑眯眯地说,“我自己太开心了,可以用这样的状态表演角色了!”
对刘校妤而言,每个角色都是遇到的宝藏,无论台词戏份多少,她都用心收录于自己的“锦囊”之中。“我感恩遇到的每一个角色,”她说,“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可能都不是现在的刘校妤。”

带着刚入行的自己,继续前行
除了配音演员,刘校妤也是一位优秀的配音导演。早在2007年,她执导的中国首部3D音乐动画电影《动物狂欢节》就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近年来,她又执导多部动画、广播剧、电视剧作品。从演员到导演,她参与的作品涵盖电视剧、电影、动画、游戏、有声作品、广播剧乃至歌曲、综艺、声优舞台剧,作品与角色不胜枚举。
入行多年,刘校妤仍是“棚内劳模”,惯常与工作相伴。但若问她如何平衡忙碌的工作与个人生活,她的回答却是,“我的工作和生活本就很平衡,它们紧密联结、相互滋养。”她形容自己“很皮实”,往往不需要通过放长假来恢复能量,工作之余的一次演出、一场电影或展览、一顿老友相聚的餐饭,都足以让她心满意足。并且,这些散落在生活各个角落的体验碎片,又会丰富她的情感库藏,反哺工作,似乎她的角色与生命,总在某个不期而遇的时刻悄然共鸣。
如今的刘校妤隶属于知名配音团队729声工场。谈及这个“公司”,她形容:“729是老朋友,在这个基调上,不断有新的色彩出现。”认识729的几位老朋友的时间比她从业年限还长,令她感到亲切幸运的是,多年过去,朋友们依然与她有缘相连。“这群人很鲜活,也很有意思,都在好好做专业,”她感慨,“托朋友们的福,我才能将仅有的能量放到表演工作上,即便身体再累,心里依然愉悦。”
无论对作品、角色,还是师长、朋友,刘校妤始终心怀感激。她庆幸机遇、感恩馈赠,似未及考虑“压力”二字。“不管环境如何,保持优秀和工作热情,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只要眼前还有工作,那就好好去做,这样的话,运气也不会太差吧!”她笑得乐观,“如果每个环节的创作者都如此,好作品就会源源不断,我们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工作!”

谈及配音对于自己的意义,刘校妤认真总结,“配音是我的幸运,它将我喜欢的事情变成了我的工作,让我在每个角色中体验一次不同的人生,我的人生因此丰富了很多很多倍。”于她而言,配音仿佛是个创作的游乐园,既能承接她丰盛又纯粹的情感,也将她的生命变得轻灵而自由。
即便已经工作了这么多年,接到一个作品的新鲜感,想体会一个角色的好奇心,想把作品创作好的那颗诚心,刘校妤都未曾改变。“我还期待着呢”,她这样说着,“我还带着一个刚入行时的刘校妤在走着呢。”
文、图、视频|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高利平 通讯员 舒畅 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