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江苏省城市篮球男子超级联赛(以下简称篮球“苏超”)在灌南县落幕。南京海晟队经过与全省篮球精英的激烈较量,最终捧起2025赛季的冠军奖杯。作为赛事第二阶段决赛的承办方,灌南县生动展现“小县城办大赛”的创新理念,为县域体育事业开拓以“赛事+”为核心的特色发展路径。

江苏省篮协公告发布后,灌南县迅速组建由公安、卫健、供电、消防、应急管理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筹备组,并将全部比赛安排在灌南县体育中心——这座现代化体育场馆坐落于占地200多亩的体育公园内,采用符合国际篮联认证的篮球架和24秒计时计分系统,在灯光、音响、木地板、座椅等硬件设施上全面升级,并增设运动员更衣室、媒体工作区、VIP包厢等专业配套。此次赛事期间,场馆上座率超过80%,场均吸引近3000名观众现场观赛。

“大赛如同大考。”谈及体育赛事对灌南县的影响,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徐茂干深有感触。她表示,在篮球“苏超”落地前,这两年灌南县已成功承办江苏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趣味田径锦标赛、体操冠军赛等重要省级赛事,年均承办省级赛事达5至6场。“每项赛事都是对我们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徐茂干如数家珍,“从公安安保到电力保障,从医疗服务到通信抢修,以实战淬炼专业队伍,有效提升了全县的赛事组织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

一场大赛,激活一座城。灌南县创新“赛事+”模式,为“跟着赛事去旅行”探索消费新场景。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精心打造“观赛大礼包”,推出“看球游灌南”文旅套餐,实现一张球票带动全县消费。比赛期间,16家签约酒店为球迷提供住宿餐饮八折专属优惠,全县A级旅游景区对持票观众及参赛城市居民免票,同步推出免费领取文创礼品活动。胡卫东、张成、唐正东等江苏篮球名宿在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和篮球爱好者们互动,全域四大篮球“苏超”第二现场成为夜间经济亮点,配合公交免费乘车政策,打造了“日间看比赛、晚间逛市集”的沉浸式体验。以赛事为纽带,融合文化、旅游、餐饮、交通等多元业态,不仅让本地居民享受文体惠民政策,更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赛游玩,推动“聚人气、促消费”的良性循环。据统计,10月1至3日,“篮球”苏超灌南赛区累计观众达1.1万人次,拉动餐饮、住宿等消费约304.2万元。灌南旅游接待人次约2.89万,带动城市文旅消费约412万元,同比增长28%。

体育赛事带动城市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今灌南每年都会举办大量社区、乡镇和校园篮球赛事,篮球成为联结十里八乡的情感纽带。10月1日举行的篮球“苏超”三分投篮大赛(灌南赛区)吸引连云港各地投篮好手同场竞技,角逐“三分王”称号;8月在此开展的江苏省和美乡村篮球赛汇集41支基层球队,于露天球场上演一个多月的激战,晚间赛场周边围满呐喊助威的村民,展现草根篮球的纯粹魅力。今年以来,全县已举办各类篮球赛事超100场次,赛事热潮持续升温。为满足群众需求,五年来当地累计投入专项资金完善篮球设施,仅2024年就新增改造28座篮球场,目前全县篮球场总数已达485个。“城区体院馆、乡村晒谷场甚至滨河休闲地带都建成了篮球场,同时通过场馆免费开放、职业教练下乡指导、公益课普及等配套措施,让篮球运动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灌南篮球运动协会会长朱军权表示:“现在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打球的群众,篮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座苏北小城的篮球热潮,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每当夜幕降临,全县各处灯光球场人声鼎沸,场边随处可见模仿投篮动作的青少年,看台上不乏摇着蒲扇讨论赛事的老人。赛事织就了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网,也让许多家长、教师欣喜地发现,孩子们迷上篮球后主动放下了手机,转而购买球鞋、参加训练。徐茂干表示,篮球“苏超”正推动着全县体育发展理念的革新,目前有关部门已在着手制定覆盖青少年梯队培养、群众普及推广和专业竞技提升的篮球专项发展规划,计划将篮球打造成为县域体育发展的核心项目,“运动带来快乐、竞技催人奋进、社群因球相聚……全民动起来,篮球热才能一直燃下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