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南京白马生活广场的周末因足球而沸腾。自江苏省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苏超”)开赛以来,广场倾力打造的“苏超第二现场”观赛活动持续升温,成功完成从夏季纳凉到秋季狂欢的华丽升级。通过深度融合文化、商业、体育与旅游元素,该项目不仅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更探索出了一条以大型体育赛事为引擎,驱动城市商业活力与消费升级的创新路径,其示范性作用正日益凸显。
从“西瓜太忙”到“绿茵狂欢”:IP联动打造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

今夏,白马生活广场巧妙融合自有IP“西瓜太忙”与苏超观赛活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纳凉观赛体验。清凉解暑的西瓜与激情四射的足球,看似毫无关联的元素在此碰撞出奇妙火花。商场通过设置户外巨幕直播、搭建休闲纳凉区、推出“观赛西瓜套餐”等方式,成功将单纯的体育观赛转化为集社交、休闲、美食于一体的复合型消费场景。这一举措让体育赛事走出传统体育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初步呈现出“文商体旅”融合的雏形——以文化IP“西瓜太忙”结合体育赛事“苏超”,在商业空间内创造出沉浸式的休闲体验。
秋季战略升级:资源整合构建城市活力新地标
进入秋季,白马生活广场并未止步,而是将“第二现场”活动全面升级,展现了其运营的深度与远见。本次升级的最大亮点在于与南京电视台的强强联合。电视台专业主持人的加盟,提升了活动的专业性与影响力;退役足球运动员的现场解说与互动,则带来了权威的视角与情怀加成;而明星小球员的参与,更是点燃了青少年家庭群体的热情,体现了体育精神的传承。

此外,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也达到了新高度:
线上线下胜负竞猜:通过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吸引无法到场的球迷参与,线下即时开奖,打破了空间限制,扩大了活动辐射圈层。
现场趣味射门游戏:让普通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亲身体验足球的乐趣,极大地增强了现场的互动性与粘性。
客队球迷专属优惠:这一充满体育精神的举措,展现了广场包容开放的胸怀,有效吸引了不同俱乐部的球迷群体前来,将客队球迷从潜在的消费抵触者转变为尊贵的消费客群,促进了球迷文化的友好交流与商业转化。
文商体旅的深度融合:意义与示范效应超越赛场

南京白马生活广场“苏超第二现场”的成功实践,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场活动的热闹。它精准地诠释了“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的核心价值与强大生命力。
首先,它实现了流量的“破圈”与“转化”。汇聚体育赛事的精准粉丝流量、电视台合作的媒体流量、商场自身商业流量及特色活动吸引的家庭休闲流量,通过餐饮、零售、体验式消费转化为商业价值,形成“1+1>2”的聚合效应。
其次,它重塑了商业空间的公共属性与社交功能。 广场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购物场所,而是升级为城市的文化客厅、体育酒吧和社交平台。它提供了共同的情感寄托(为球队加油)、共享的社交话题(比赛胜负)和独特的记忆点(趣味活动),这种强互动性与情感链接,是传统商业模式难以企及的,极大地增强了顾客的忠诚度与归属感。
最后,其示范性作用在于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运营模式。 白马生活广场的成功证明,商业体无需被动等待客流,可以主动出击,通过嫁接本土优质体育IP资源,联动媒体放大声量,并设计具有吸引力的互动环节,就能将自己打造成为城市微旅游的目的地。这为其他商业综合体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如何突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从“卖东西”的地方,转向“提供独特生活体验”的平台。
展望未来,随着苏超联赛的深入进行,南京白马生活广场的“第二现场”无疑还将持续释放其活力。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南京的夜晚经济与周末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更作为“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的优秀地方样本,为城市商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