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旅/文明实践 > 正文
南京有多火热?人民日报赞了又赞

假期的南京有多火热?

来看《人民日报》10月9日《人民日报》第14版《江苏南京接待游客超2009万人次 —— 一张票根搭载多项优惠》一文中提到,南京市抓住“苏超”主场比赛契机,让“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优惠活动”再度升级。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09日第14版

文中提到

江苏南京接待游客超2009万人次 —— 一张票根搭载多项优惠

10月4日晚,江苏省南京奥体中心,“苏超”1/4决赛激烈进行,南京队与连云港队在常规时间打成1:1。点球大战中,现场观众从座位上站起来,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场上的一举一动。随着南京队球员踢进关键一球,欢呼声起,南京队挺进“苏超”半决赛。

北京观众黄希是现场6万多名球迷中的一员,她购买了这场比赛的门票,带着孩子来南京过假期。凭借这张球赛票根,黄希享受到很多优惠政策。“一出南京南站,我们就坐上了宾馆的接驳车,住宿费也打了折。比赛前,我们去牛首山景区游玩,凭票根买到半价优惠门票,去饭店吃饭也能打折,真是惊喜连连!”黄希说。

记者从南京文旅部门获悉:假日期间,南京市对“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优惠活动”再度升级,本轮参与活动的经营主体增至418家,其中,景区景点29家,宾馆饭店111家,餐饮门店191家,购物商场62家,观众凭观演(观赛)票根即可享受多重优惠。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南京市接待游客2009.7万人次,不少游客将看“苏超”列入行程。而据牛首山景区统计,10月1日至8日,约3500名游客凭“苏超”票根享受了景区优惠政策。

一张“票根”玩转一座城

跟着演出游南京“票根经济”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苏超”带动的“票根经济”,让人们解锁“观赛+消费”双重快乐。

“跟着赛事去旅行”已成为当下旅游的新潮流。体育赛事作为“注意力经济”,天然具有引流效应。

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旅游和消费体验,“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 乐享‘1+3’优惠活动”也不断升级,“双节”期间,游客凭观演(观赛)票据即可享受南京市域内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等多重优惠活动。

根据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并经综合测算,国庆中秋长假(10月1—8日):全市接待游客200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9.4亿元,同比(去年国庆假日7天)分别增长30.2%和34.8%,日均分别增长13.9%和15.6%。其中,景区景点游客量954.7万人次,文博场馆游客量90.6万人次,乡村旅游监测点游客量171.6万人次。

目前,优惠场景“队伍”已经壮大到418家,“一张小票根,玩转一座城”的含金量持续上升。

刘建民 摄

由一张张小票根串联起的“苏超”大消费,依然在不断让“苏超”在球场之外取得“连胜”。

除了“第一现场”,正值火热长假,南京全市各大商场、特色街区火力全开,一同点亮观赛的“第二现场”。

不止如此,南京的魅力已然漂洋过海,吸引了外国友人的目光。《人民日报》海外版05版刊发报道《中外网红博主拍摄幽默风趣的短视频:把高铁故事讲给世界听》。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09日第5版

外国友人记录着自己,在高铁上发生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体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

文中提到

在江苏南京第一次乘坐高铁时,宽敞明亮的高铁站、井然有序的安检流程、列车惊人的准点率都给德国博主“木马爸爸”(Claus)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高铁对我来说几乎是完美的,乘坐体验很舒服。”而来自美国的博主快克(Craig)则是中国高铁的“铁粉”:“在中国旅行,我经常乘坐高铁,它带着我探索了很多地方。在我拍摄的很多视频里都有高铁的身影,它是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亚当在自己的账号简介中写到“励志替你走遍中国每个角落”,高铁成了他在中国出行时最常选择的交通工具:“我非常喜欢高铁,我觉得它非常方便。”从北国冰城到热带海岛,从西北大漠到江南水乡,高铁网串联起神州大地。

“快速”“舒适”“便捷”是这些“老外”网红博主们体验中国高铁后共同的感受,中国高铁不仅在速度上领跑世界,更用贴心的人文关怀温暖世界。

国庆中秋长假(10月1—8日)南京铁路约发送405万名游客。

针对假期旅客出行集中的特点,南京站、南京南站优化出站流线,在出站口设置彩虹地贴,清晰指引旅客前往地铁、公交、出租车等换乘点,有效缩短旅客换乘时间,避免人流拥堵。

“158”雷锋服务站作为铁路南京站的特色服务品牌,双节期间持续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免费帮扶。旅客可通过12306官方APP或拨打铁路客服热线,提前预约重点旅客服务,车站安排专人对接,提供从进站、候车到上车的“一站式”帮扶。

南京南站为更好地服务旅客,于9月29日至10月1日晚间及10月7日、8日晚间启动通宵运行模式,售票窗口也根据夜班车开行情况延长服务时间。

国庆假期虽然已经结束,南京期盼着与你再次见面。来了就好,好了再来。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