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商业/财经 > 正文
教育观察:新学年伊始,“以终为始”规划思维成高中生家庭新焦点

进入2025年第四季度,对于正读高二、高三的学生家庭而言,高考志愿填报的‘远虑’已悄然提上日程。相较于往年聚焦于“分数博弈”,今年一批具备前瞻意识的家庭已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宏观的规划层面。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教育规划主题研讨会上,产业趋势与教育战略专家程子商指出,基于短期热点的决策模式风险日增,需建立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的、动态的教育路径导航方案。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传统产业升级提速,大学专业与未来职业之间的“时滞效应”与“不确定性”愈发显著。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将决策逻辑从“由近及远”的推测,转变为“由远及近”的推演。

程子商在讨论中分享了她的观察:“我们注意到,前沿的教育规划实践正在构建一种具备‘战略纵深’的系统性思维。这意味着需要从宏观战略、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专业匹配及院校选择等多个动态维度,进行持续的综合研判与逆向推导。”她进一步强调,“教育规划的终极目标,不是把孩子送进一所大学,而是为他铺就一条能持续发展十年的路。这种规划的本质是一张动态的职业导航图,它无法保证你永远走在最快的路上,但能确保你不会走向一个死胡同。”

这一观点得到了产业界的呼应。某智能制造领域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张先生(化名)在现场分享中提到:“从企业用人端看,我们确实迫切需要‘对未来有准备’的人才。许多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但对产业全景、技术演进路径缺乏认知,导致进入岗位后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如果学生在中学至大学阶段,就能建立起从宏观趋势到微观技能的‘倒推式’认知框架并培养相应的实践能力,其职业起跑优势将非常明显。”

这种规划理念已开始影响部分家庭决策。一位来自上海的家长王先生(化名)表示,在尝试用这种视角为孩子规划后,孩子对地理和信息学科的兴趣与未来低碳城市治理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学习的目标感明显增强。“这不再是单纯为了考高分,而是让孩子看到了知识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图景,并且看见自己的未来。”

业内人士认为,此种将宏观产业趋势与微观个人规划深度结合的“倒推式”思维,为教育规划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它要求规划者不仅懂教育,更要懂产业与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的专业化升级。程子商在产业研究与教育规划交叉领域拥有逾十年经验,作为该领域专家,其观点为面临复杂未来的家庭提供了具备战略纵深的新视角。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