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校长及大学杰出教授梅彦昌教授,于10月2日获天津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学术、科研,以及在全球高等教育界致力推动创新和国际化的卓越成就。

港城大校长梅彦昌教授(左)获天津大学颁授名誉博士
名誉博士颁授仪式在天津大学举行,由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教授主持。柴教授赞扬梅校长在可生物降解植入物和药物传递方法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认为其成果不仅开拓知识边界,更为全球健康发展带来实质效益。他表示,梅校长长期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球合作,积极促进跨地域、跨学科的学术和科研工作,树立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影响的杰出典范。
在致谢辞中,梅校长指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他学术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他期望能通过持续推动的国际合作,为世界培育更多未来领袖。梅校长表示:“全球合作是高等教育界的命脉。在当今的互联世界中,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我们有责任装备学生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世界,而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实现这个使命至关重要。”
梅校长进一步表示,港城大与天津大学对教育的愿景不谋而合,未来双方将继续共同为全球学术和科研知识交流作出贡献。他强调:“国际合作对港城大来说,不仅是发展策略,更是一种对学生、社会以及全球的责任。”
自2023年5月出任港城大校长以来,梅彦昌教授一直以“创新展实力”(“I In-No-VA-TE”)为策略性发展方针,带领大学积极拓展国际化布局,致力于将港城大打造为一所能够积极响应全球挑战与机遇、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具备前瞻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型学府。在梅校长的领导下,港城大在多项国际大学排名中均稳居全球百大,其中于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被泰晤士高等教育(THE)评选为“全球最国际化大学”;在2025年QS的亚洲大学排名中,跻身亚洲前十名;于2025年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首度跻身全球百大,在香港位列第二;在最新公布的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港城大在115个国家或地区共2,191所大学中脱颖而出,跃升至全球第75位,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产业”、“国际展望”两项指标分别蝉联全球及全港第一,展现出强劲的科研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梅校长积极推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致力营造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过去两年,梅校长创立多所研究院及学院,包括港城大创新学院、数码医学研究院、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院、材料科学创新研究院,以及未来学习研究院等,以促进跨学科研究,期望学生不仅获得学术资格,更能培育他们成为坚毅、富创意及能够肩负社会责任的世界公民。
在出任港城大校长前,梅彦昌教授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创新与企业)、南洋理工大学学务副校长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在南洋理工大学任职的七年间,梅校长推动该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跃升63位,并于2017年成为亚洲大学榜首,展现其卓越的教育管理与战略眼光。
梅校长在学术与科研领域享誉国际,曾获多项国际荣誉,包括于2013年以其多年成就荣获新加坡科研界最高荣誉的“总统科学与科技奖”,并于同年以其对生物医学领域的贡献荣获伦敦帝国学院颁授医学院院士衔。其后,他在2014年凭成功研发纳米结构技术传递药物,荣获新加坡“总统科技奖”;于2016年荣获新加坡国庆公共行政金奖章。此外,梅教授还荣获英格兰罗浮堡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并且获印尼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及南京工业大学颁授名誉教授衔。
关于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成立于1895年,前身为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今年恰逢建校130周年。作为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天津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
关于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是世界级教学与研究的创新枢纽,设有生物医学院、商学院、计算学院、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理学院、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创意媒体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法律学院和周亦卿研究生院共11个学院,以及下设的29个学系。港城大位列全球大学第62名、亚洲大学第10名、连续两年荣膺全球最国际化大学第1名;并再度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所公布全球顶尖100所获颁最多美国专利的大学,是连续九年全港排名第一。
港城大位于香港的中心地带,以创新精神专注于研究及专业教育两大领域,致力为全球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推动有益社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