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更为“赛博朋克”的“诗和远方”是什么样的?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5年江苏省文旅科技融合创新项目名单,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等10个入选项目,勾勒出“文旅+科技”融合的新图景。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的“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凭借VR技术让观众穿越千年运河时光。进入“运河奇境”,观众会以明成祖的视角,在NPC“小河灵安澜”的指引下,穿越时空,在25分钟内历经6个章节,从舆图里找线索,到睢阳守卫战感受热血,再“飞”过南旺枢纽,再到千桥幻境,最后回到大运河常设展厅的石碑前。
牛首山专属AI伴游“牛小禅”,依托DeepSeek AI大模型,存储牛首山海量文旅知识与游客大数据,能一站式解决买票、查询实时交通、寻找车位、讲解景点、规划游览路线等“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需求。此外,禅境大观入口可租赁AR智慧眼镜,搭配“牛小禅”服务,能生动解读《灵山胜会经变图》《一苇渡江》等壁画背后的故事与文化精髓。

常州博物馆推出的“龙城志——常州博物馆数字实景研学”,以“1个背包、1部手机、1本线索手册”为载体,打造趣味十足的研学体验。手机小程序与博物馆实景结合,扫码触发剧情,文物变身冒险伙伴指引探索展馆,科技感拉满。体验中设置“寻找战甲碎片”“对抗混沌守卫”等闯关挑战,涵盖50余处涉及历史、语文、数理等学科的知识点。
“程心AI”文旅大模型,具备三大核心能力:智能攻略与行程规划,结合海量用户数据实现“千人千面”产品整合;智能伴游,融合“景区数字人”概念,结合高精度GPS定位提供动态语音交互服务;智能客服,以自然语言交互替代传统操作,处理预订退改等复杂需求,同时支持英语、法语、日语等9种语言,助力入境游服务升级。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打造的“遇见戏曲,遇见未来”戏曲数字化创新项目,通过XR技术,传统戏曲得以突破空间限制,渗透到更多生活场景,让游客在科技助力下深入探索戏曲奥秘,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连云港双龙井景区《镜花绮梦》沉浸式光影实景剧,以李汝珍创作的《镜花缘》传奇故事为主线,全园设置12大主题点位,包括《镜花密盒》互动体验、瑶池仙境演艺、《朗月清风》嫦娥独舞等,结合巨幕投影、全息纱幕、环绕立体声技术与真人NPC互动,令游客恍若置身镜花世界。
连云港“天书奇境VR大空间”项目,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探秘“东方天书”。游客戴上VR设备化身“时空旅人”,进入虚拟东夷村落,可亲手参与耕作、点燃篝火、完成祭祀仪式,与虚拟角色深度互动。项目不仅通过动态捕捉技术实现真实肢体动作的反馈,还采用多细节层次(LOD)技术,确保画面流畅无延迟。

淮安西游乐园“千机共舞·西游星河”,根据节日主题,定制无人机专属表演内容。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推出“家国团圆”主题无人机秀,1600架无人机同步升空,组成“我爱你中国、盛世华诞、璀璨中国、闪耀中国红”等文字与造型,为市民游客带来“空中诗篇”般的视觉盛宴。
今年全新建成开放的淮安龙宫海洋世界——海洋科技探索中心,是推动“科普+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中心布展面积3600平方米,打造序厅、蔚蓝之境、生命律动、无限宝藏、科学探海五大创新展厅,设置104个展项,还融入数字特效、全景影像和AI等前沿技术,构建“科普+教育+文旅”三位一体业态。
镇江博物馆实施的《镇江三千年》数字化浮雕墙项目,在原有“镇江三千年”浮雕墙基础上,通过三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升级:AR与数字投影深度融合,精准投射数字化内容至弧形墙面;多台投影机协同呈现无缝画面;定制8K横向分辨率高清动画适配巨幅投影,让历史人物形象更鲜活。

江苏省文旅厅科技教育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这些项目为示范标杆,持续强化政策引导与资源统筹,搭建项目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指导各地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推广成熟融合模式,提升游客体验,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