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青春华章|让青春与江河共奔流

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将在河海大学开讲。今年,恰逢这所百年学府建校110周年。百十年来,河海大学从张謇先生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起步,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水利人“治水兴邦”的初心与担当,也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践,滋养了无数青年报国的理想与信念。

河海大学的历史,是中国水利教育的缩影,更是一部青年与祖国同行的壮丽史诗。从佛子岭到三峡,从南水北调到白鹤滩,一代代青年河海人以梦为堤、以行作舟,把青春的答卷写在江河湖海之间。有人在科研一线钻研攻关,用“数字治水”的创新思维绘就人水和谐的蓝图;有人在工程前线披星戴月,让科技之光照亮祖国的山川与原野。他们以坚韧不拔的奋斗,让“水利报国”的理想化作实实在在的民生幸福,成为新时代最动人的青春注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伟大时代,也肩负伟大使命。河海精神所凝聚的,不仅是学科自信,更是一种与国家命运共呼吸的信仰力量。从太湖治理到黄河生态修复,从智慧水网到绿色水利,从港珠澳大桥到淮河入海水道,河海青年用青春与汗水守护江河安澜、滋养民生沃土。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理想落实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让青春的奋斗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

青春最美的模样,不在喧嚣的口号里,而在默默地耕耘中;不在一时的闪光里,而在长久的坚守中。新时代呼唤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要让青春的方向与国家的脉搏同拍,要让个人的奋斗与时代的洪流同行。正如一代代河海人所证明的,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之志化为奋斗之行,方能汇入民族复兴的浩荡江河。

江河无言,山海作证。百十河海,承水而生,因志而兴。如今的河海青年,正接过“治水兴邦”的接力棒,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把青春的光芒洒满祖国的江河湖海。让青春与江河共奔流,让理想与时代同前行,正是当代中国青年最响亮的时代宣言。(范杰逊)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