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体检报告查出“异常”一定有问题?这些指标其实是加分项

当前正值体检季,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几个“异常”指标就慌了神,开始猜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事实上,虽然体检没有“异常”才是最好的,但有些看似异常的指标,也不代表真的有问题,比如低血压、慢心率等,看似“异常”的指标可能是健康加分项。

体检报告查出“异常”

一定代表有问题吗?

低血压:通常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称为低血压。如果血压在这个数值附近,哪怕还略低一点儿,若没有头晕、眼前一黑这些大脑供血不好的表现,或者胸闷、气短这些心脏的症状,就没必要太过担心。研究显示,高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上,低压60毫米汞柱以上,数值越低,脑梗风险反而越低。

慢心率:心率稍慢一点更长寿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成年人正常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通常心率白天在55次/分以上也基本足够,一般也不会有头晕、胸闷等供血不足的症状。

高密度脂蛋白高:这属于“好”胆固醇,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高密度脂蛋白高,心血管可能更健康,箭头向上不用愁,箭头向下就要注意饮食、增加运动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 褚熙:体检结果中如果有箭头或者有符号,并不一定都表示有问题、有异常。当您领取体检报告时,可以与医生进行面对面咨询,医生会给您答疑解惑。所以我们在阅读体检报告的时候,既不能不去关注它,也不要过度关注这些“异常”,造成自我焦虑。

不同年龄段

体检项目有哪些侧重点?

正如专家所说的,对于体检指标的一些上上下下的箭头,不必过于担忧,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专家表示,不同年龄段,体检关注点不一样,除了常规项目,每个年龄段也有各自需要检查的项目。

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近视、脊柱侧弯等问题,可以重点检查生长发育状况和视力等。

18岁至30岁:这个年龄段人群通常身体健康,建议每1至2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常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心电图等。

30~40岁: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特别是日常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嗜好烟酒、工作压力大、熬夜的人群,推荐增加心血管健康、甲状腺功能等检查,需要开始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水平。

40~60岁: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同时应关注骨密度、肿瘤及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健康,如胸部低剂量CT、超声、肿瘤标记物等。45岁以上建议完成一次无痛胃肠镜的检查,早期发现消化道的病变,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中年男性出现心血管疾病、脂肪肝、前列腺疾病的风险增高,需要重点关注血脂、血糖、肝功能、心电图、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检查。

中年女性出现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增高,应重点关注乳腺彩超或钼靶、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骨密度检查等。

60岁以上: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除基础项目之外,应结合自身病史选择重点项目,如心脑血管、肿瘤筛查等。高发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建议增加颈动脉彩超、糖化血红蛋白、胸部低剂量CT、胃肠镜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 褚熙:肿瘤标记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比方说甲胎蛋白有利于发现肝脏肿瘤,前列腺的PSA对于前列腺肿瘤的早期筛查也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建议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比如胸部CT、腹部B超、乳腺钼靶或者胃肠镜等,把二者结合判断身体是否存在相应部位的肿瘤风险。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