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本周(10月6日—10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非车险“报行合一”要求,提出加强费率管理,严格条款费率使用,优化考核机制,健全保费收入管理。
在赴港上市热潮下,江苏又一生物医药企业登陆港股。10月8日,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长风药业)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据悉,长风药业创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3.71亿元,是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高端吸入制剂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国际化高科技制药公司,主要研发产品涉及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临床需求大的治疗药物。
扬州迎来新基金落地。日前,扬州厚望中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工商注册,系扬州瘦西湖国金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设立的首支专项子基金。据悉,子基金拟专项投资深圳中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用于中科精工在扬州落地产能,布局生产制造中心。中科精工聚焦光电半导体领域,已形成以光学主动对准设备、光学检测设备、精密贴装设备及光电测试设备为核心的产品体系,是摄像模组AA(主动对位)设备细分领域国产隐形冠军。
近日,江苏省级信用增进机构支持科技实体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南京举行。会上,由江苏信保集团出资的江苏省信用增进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首期注册资本50亿元,是长三角地区首家省级信用增进机构。
江苏省首单有色行业转型金融银团贷款近日落地,工商银行泰州分行向通过转型融资主体认定的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首笔转型金融贷款6157万元。该笔贷款引入了激励机制,格林美钴业定期开展碳减排绩效评价,工商银行泰州分行将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在原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度下调利率,助力企业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高新区联合举办“双高协同”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作为江苏省首批“双高协同”试点单位,镇江高新区与江苏科技大学已形成紧密合作态势。双方聚焦船舶海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构建起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机制。截至目前,双方累计开展校地对接50余家次,落地校企合作项目7项,带动新增科研投入超6000万元;“超低温薄膜存储技术推广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载体也即将正式落户高新区。
近日,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出台《关于持续提升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推动全省农担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对联农带农能力较强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助力农业产业“小切口”,做好支农“大文章”。据统计,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为全省11.4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956亿元。
支持地区产业发展,江苏省商务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支持东海穿戴甲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品牌推广、市场开拓、人才培养、职业评价六大方面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为东海穿戴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拓展国内外市场,畅通跨境通道。《措施》鼓励企业参加进博会、消博会、长三角电商交易会等境内展会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境外展会,优化广交会展位结构。同时,推进跨境电商综合改革,优化通关服务,探索“清单核放、汇总统计”模式,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