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香江观澜:重点企业纷至,香港“磁吸力”彰显

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电 题:重点企业纷至,香港“磁吸力”彰显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又一批国际龙头企业“用脚投票”,选择落户香港。

日前,第五批18家重点企业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约,其中包括3家全球领军医药企业,以及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自动驾驶技术、微电子、跨境金融服务等行业的领军者。至此,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促成来港落户的重点企业已逾百家,累计带来约600亿港元投资,创造约2.2万个职位。

10月9日,由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举办的重点企业签约仪式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举行。图为重点企业签约仪式。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龙头企业纷至,是香港独特优势的最好体现。新一批重点企业中,海外企业占比达四成,较此前批次大幅提升,充分体现香港对国际企业的“磁吸力”。参与签约的罗氏是全球十大医药企业之一,罗氏大药厂香港有限公司港澳总经理何艾媚表示,特区政府积极营造有利于医疗创新的环境、促进区域协作,使企业能在香港推动更契合本地需求的方案。美国阜博集团董事长王扬斌则认为,香港的法治环境与英文环境便利团队运作,“无疑是发展中国市场的最佳选择”。

重点企业的到来,也契合香港产业升级方向,为经济注入新动能。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撰文分析,此次落户的重点企业集中于医药、人工智能及文创科技等前沿领域,与香港发展创科产业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这些企业不仅带来资金与就业,更引入世界级知识与创新精神,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巩固香港在亚太地区的医药研发枢纽地位,助力香港打造更具活力的文旅生态圈,拓宽经济版图。

2024年11月21日,由香港特区政府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正式开幕。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亦于同日在深圳园区开幕。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外景。(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企业的落户带来活力,而持续发展则需要多方面支撑。如何让它们“留下来、做得大”,考验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智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特区政府重视以创科产业带动高增值的生产制造业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特区政府会加快培育本地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多元发展。

有评论指出,香港宜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协同,在税务、人才、土地及科研对接等方面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举措,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把“引进来”的势能转化为“留得住、做得大、走得远”的动能。

根据近期发布的多项国际排名,香港再次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稳居第三位,足证其竞争力不断跃升。而重点企业的集聚,不仅是招商成果,更意味着香港经济结构正经历深刻转型。正如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所言:“我们在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在实现自身更高质量的发展。”(完)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